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百億豪賭:牛散陳發樹雲南沈浮錄

2024-03-23股票

連年凈賺30多億的雲南白藥,為何要冒險投資股市?在16年的股市沈浮中,牛散陳發樹是如何在雲南虧掉近百億的?

雲南白藥,一個百年老字號,以其鎮痛、消炎的白藥噴霧劑聞名全國。這家公司連年盈利,近年更是年凈賺30多億,堪稱A股市場一顆耀眼的明星。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優質的白馬股,卻在2019年突然宣布斥巨資投入股市。三年間,雲南白藥在股市投入逾百億資金,最終卻虧損近22億元。2023年,公司無奈宣布清倉結束,黯然離場。

是什麽讓這頭"白象"甘冒巨大風險,在股市豪賭百億? 謎底似乎要追溯到16年前的一個人——陳發樹。這位被稱為"福建股神"的傳奇人物,曾在多只個股上斬獲過億元收益。2008年,他將目光釘選了雲南白藥,孜孜不倦地追求了8年,終於在2016年入主這家百年藥企,一躍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然而,好景不長,陳發樹在入主雲南白藥後,非但沒能上演資本魔術,反而帶領公司在股海沈浮,最終慘遭滑鐵盧。

是風光不再的牛散一時頭腦發熱,還是百年藥企迷失轉型方向?是A股市場風雲突變,還是投資哲學出現偏差?讓我們一層層揭開這個資本迷局的面紗,看看在陳發樹和雲南白藥的這場豪賭中,到底是誰成了那個"多米諾骨牌"?

福建首富傳奇

陳發樹,福建安溪縣祥華鄉福洋村人,一個白手起家的資本傳奇。上世紀90年代,他靠倒賣鋼材起家,賺到了第一桶金。2000年前後,陳發樹先後創辦新華都集團、投資紫金礦業,兩家公司先後上市,讓他一躍成為福建首富。彼時,他麾下的上市公司總市值一度超過800億元,個人身家也曾高達150億元。

在投資界,陳發樹以善於"鉆研、發現價值被低估的公司"而聞名。他曾表示,自己最關註"三新"板塊,即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事實上,陳發樹對醫藥板塊情有獨鐘。2000年,他就曾入股萊茵生物,後者股價6年內漲了16倍。此後,他還相繼入股海正藥業、新開源等多家醫藥公司,可謂是醫藥板塊的"淘金專家"。

然而,陳發樹最傳奇的投資,還要數他在紫金礦業上的"閃亮劍術"。2003年他以區區7000萬元入股紫金礦業,兩年後,紫金礦業上市,市值一度高達1800多億元。陳發樹憑借這一投資,坐擁150多億的財富,名聲大噪。他曾豪言"要讓紫金礦業成為黃金行業的中國茅台",更誓言要幹到80歲。

一時間,陳發樹被各大財經媒體追捧,成為股民心中的"股市楷模"。在那個"股神"輩出的年代,他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從倒賣鋼材到身家過百億,陳發樹勝在善於發現價值,敢於重倉出擊,並始終專註於實體經濟。然而,正如一位投資大佬所言:"成功的投資都有迷人的故事,失敗的投資卻只剩下'謎'。"陳發樹能否將過往輝煌延續,能否再造一個"紫金礦業"?這些問題,似乎都隱藏在他與雲南白藥的這段孽緣中。

垂涎雲南白藥

雲南白藥,堪稱中華老字號的典範。從1902年創立至今,這家百年藥企一直專註於藥品生產,旗下的雲南白藥噴霧劑、雲南白藥牙膏等產品,幾乎家喻戶曉。作為一家深耕主業的企業,雲南白藥連年盈利,是A股市場一只名副其實的"白馬股"。

那麽,是什麽吸引了陳發樹的目光?為何他會對這家雲南國企如此垂涎?

事實上,雲南白藥極高的品牌認知度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正是陳發樹夢寐以求的"金礦"。在他看來,老字號企業雖然增長緩慢,但業績穩健,抗風險能力強。一旦實作轉型突破,必將帶來豐厚報酬。這恰恰符合他"深度價值挖掘"的投資邏輯。

更重要的是,雲南白藥所處的醫藥板塊,正是陳發樹的"心頭好"。他曾表示:"我最熟悉的領域就是大健康產業,看好其長期發展前景。"事實上,早在2000年,他就開始布局醫藥產業,先後投資萊茵生物、海正藥業等公司,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在他看來,雲南白藥無疑是醫藥版圖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除了行業邏輯外,時機因素恐怕也是陳發樹選擇雲南白藥的重要原因。2008年,雲南白藥的控股股東紅塔集團提出轉讓公司股份。作為雲南省屬國企,這種轉讓實屬罕見,瞬間引爆市場。資本大佬們紛紛聞風而動,意圖分一杯羹。而陳發樹無疑是最積極的一位。要知道,在那個"國退民進"的年代,入主國企意味著巨大的資源優勢和政策紅利,何況是雲南白藥這樣的"多金"標的。

於是,懷揣著對醫藥行業的執念,憑借著過往投資的底氣,陳發樹在2008年出手雲南白藥,拉開了這場曠日持久的資本爭奪戰的序幕。他能否如願收入囊中,實作自己的"雲南夢"?

入主白藥風雲

2008年,紅塔集團的股權轉讓,如同一塊巨大的肥肉,引得資本大鱷們紛紛垂涎。陳發樹搶先出擊,透過競拍斥資22億元,拿下了這部份股權。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交易對價支付後,股權轉讓遲遲未能完成。

原來,紅塔集團將此事報至中煙總公司後,總公司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由,拒絕了這筆交易。陳發樹哪肯善罷甘休?他采取了法律手段,將紅塔集團告上法庭,要求繼續履行協定。一時間,陳發樹與雲南國資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訴訟一波三折,中間陳發樹一度勝訴,但紅塔集團隨即提起上訴,案件又陷入僵局。官司纏訟5年之久,陳發樹最終還是輸掉了這場官司。他雖然拿回了22億的投資款和760萬利息,但距離入主雲南白藥的目標仍相差甚遠。

常人或許會就此知難而退,但陳發樹顯然不是輕言放棄之人。2015年,他再次出手,從二級市場增持雲南白藥股份,很快就成為公司第四大股東。此後,他步步為營,終於在2016年底,透過溢價40%的代價,斥資253億元收購了白藥控股(持有雲南白藥41.52%股權)的一半股份。

至此,歷經8年,跌宕起伏,陳發樹終於如願坐上雲南白藥這艘"巨輪"的副駕駛位。他與雲南國資各持股45%,江蘇魚躍持股10%,三方鼎立,卻無一方擁有絕對控制權。看似平衡的股權結構背後,實則暗流湧動。

對雲南國資而言,雲南白藥是他們最優質的資產,絕不會輕易放手;對江蘇魚躍而言,他們也在虎視眈眈,伺機增持股份;而對陳發樹而言,盡管身居副位,但他才是名副其實的最大贏家。畢竟,作為白藥控股第一大股東,他對公司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在入主雲南白藥後,陳發樹曾公開表示沒有參與公司管理的打算,對管理層充滿信任。但身為資本"玩家",他的眼光始終盯在資本運作上。在他的財技加持下,一向穩健的雲南白藥開啟了大手筆投資的"豪賭"之路。後來事實證明,這恰恰成為這家百年藥企的滑鐵盧。

回顧陳發樹的入主歷程,其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從最初的"黃粱一夢",到中途的"屢敗屢戰",再到最後的"柳暗花明",他表現出難能可貴的韌性和眼光。然而,入主之後的陳發樹,似乎迷失在資本遊戲的迷霧中,他那 "敢為天下先"的冒險精神,終將把雲南白藥帶入一個不歸路。

百億豪賭開啟

當陳發樹以253億元天價溢價40%入主白藥控股時,外界一片嘩然。要知道,當時雲南白藥總市值才700億元,陳發樹一下就將公司估值擡到了1200億元,溢價之高前所未見。更令人咋舌的是,他的入主資金大部份來自於借貸,其中100億為銀行貸款,30億為定增配套融資。如此舉債狂歡,背後的風險可想而知。

然而,在陳發樹眼中,這筆買賣絕對劃算。他曾對媒體表示:" 如果拿這200多億去投資其他公司,可能會有更高的收益,但雲南白藥是一個百年老字號,擁有穩定的業績和巨大的品牌優勢,錯過了這次機會,將是我一生的遺憾。 "

事實上,陳發樹對雲南白藥寄予厚望,將其視為未來資本版圖的"壓艙石"。在他的設想中,透過資本運作和轉型升級,雲南白藥未來將不再局限於制藥業,而是要成為一家涵蓋大健康、大消費的綜合性企業。為此,他力推雲南白藥開展多元化投資,涉足金融、地產等領域。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助力。

2016年,在陳發樹的運作下,雲南白藥成立了資管子公司,專職管理公司的證券投資業務。2019年,雲南白藥宣布擬以自有資金不超過40億元投資於股票、基金等證券品種。此後,公司先後投入巨資,購買了平安銀行、中信證券、貴州茅台等一批藍籌股票。

一時間,雲南白藥成為A股市場最為活躍的"金主"之一。2020年,公司實作投資收益18.6億元,遠超制藥主業。一旦嘗到甜頭,雲南白藥變本加厲,將證券投資規模擴大至逾百億元。而在這個過程中,陳發樹無疑扮演了"軍師"的角色。

事實上,對於雲南白藥這樣的實業公司來說,將如此巨額資金投入股市,本身就存在較大風險。更何況,進行投資的是一家經驗並不豐富的資管公司。然而,陳發樹對資本市場的憧憬戰勝了理性,他堅信憑借自己的"選股功力",定能在股海中斬獲頗豐。

可以說,陳發樹將自己投資的成功經驗,簡單化地復制到了雲南白藥身上。他忽視了制藥業與資本市場的巨大差異,忽視了雲南白藥管理層在金融領域的能力缺失,更忽視了股市潛在的巨大風險。在他的慫恿下,雲南白藥邁出了百億規模的豪賭之路,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A股投資慘敗

當雲南白藥押註百億巨資殺入A股時,市場反響不一。支持者認為,這是白藥謀求轉型的重要一步,有利於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但反對者卻指出,上市公司涉足投資存在較大風險,更何況投入如此之巨。事後看來,反對者的擔憂並非電洞來風。

雲南白藥的"豪賭"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19年,公司剛開始進行證券投資時,A股正處於慢牛行情中,公司的投資收益也隨之水漲船高。2020年,投資收益更是高達18.6億元,占凈利潤的40%。然而,好景不長,2021年市場風雲突變,白藥投資開始踩雷。

先是重倉持有的平安銀行、中信證券股價大跌,虧損高達10多億元。緊接著,買入貴州茅台時踩在了高點,套牢近8億元。一系列誤判和踩雷,讓雲南白藥嘗到了"上車容易下車難"的苦果。到2021年底,公司證券投資浮虧近30億元,投資收益同比大降98%。

更令人詬病的是,面對巨虧,雲南白藥非但沒有收手,反而變本加厲。2022年,公司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將證券投資余額擴大至130多億元。然而,A股在2022年出現系統性下跌,公司再度踩雷。據財報披露,2022年公司投資虧損22.3億元,凈利潤同比下滑85%,創下上市以來最大跌幅。

從2019年到2022年,短短三年間,雲南白藥在股市投入逾百億元,累計虧損超過50億元。更為致命的是,公司為此還背上了近80億元的有息負債。一家曾經"躺贏"的白馬股,就這樣在資本市場上"踩雷"、負債累累,早已面目全非。

面對接二連三的失誤和巨虧,作為幕後推手的陳發樹難辭其咎。畢竟,正是在他的慫恿下,雲南白藥才走上了豪賭之路。事實上,在A股投資慘敗後,陳發樹曾多次喊話,讓公司要理性投資、審慎決策,但為時已晚。

如今回頭審視,雲南白藥在資本市場上的潰敗,根源在於偏離主業、盲目跟風。作為一家百年制藥企業,雲南白藥本就不具備投資股市的基因,貿然出擊難免水土不服。更何況,公司管理層大多沒有金融背景,在股市的經驗和眼光有限。陳發樹雖是投資高手,但他只是雲南白藥的股東,並不直接參與公司運作,其影響力遠不及管理層。

此外,從雲南白藥大舉買入貴州茅台、格力電器等明星股來看,公司對股市的認知還停留在"抱團取暖"的初級階段。而在實際操作中,公司又錯判了市場時機,追高買入、殺跌拋售,凸顯了投資素養的欠缺。種種因素疊加,最終釀成了這場百億虧損的慘劇。

可以說,雲南白藥"豪賭"A股的失敗,既有外部市場環境惡化的因素,更有公司內部偏離主業、盲目跟風的深層原因。它警示我們,上市公司涉足投資需要極其謹慎,脫離自身稟賦盲目出擊,往往帶來慘重代價。對於雲南白藥這樣的實業公司而言,回歸主業、穩健經營或許才是明智之舉。

百億虧空之謎

當雲南白藥巨虧50多億、負債80億的訊息曝光後,市場一片嘩然。作為一家財務狀況一向穩健的白馬股,雲南白藥怎麽會在短短三年內虧空百億?更令人費解的是,作為幕後推手的陳發樹在此過程中扮演了什麽角色?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巨大的問號。

表面上看,雲南白藥在A股上的失利,源於公司在股市的一系列誤判和踩雷。2020年重倉買入平安銀行、中信證券等金融股,結果遇上金融股系統性下跌;2021年追高茅台、格力等白馬股,結果趕上了它們的調整期。種種錯誤決策,最終釀成大錯。

然而,雲南白藥在投資領域如此低階的失誤,是否另有隱情?公司管理層會對投資如此不專業嗎?陳發樹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麽角色?種種疑問,值得深思。

有知情人爆料,雲南白藥在股市巨虧的背後,有陳發樹在主導投資的影子。雖然陳發樹並未直接參與公司管理,但他作為公司最大的個人股東,話語權不容小覷。據悉,在他的授意下,公司在投資決策上一再鋌而走險,盲目加杠桿,追漲殺跌,最終釀成大錯。

更有市場人士指出,雲南白藥在股市上的虧損,很可能只是其財務問題的冰山一角。據其推測,白藥在股權投資、對外並購等領域,同樣存在巨大風險隱患。若後續相關投資接二連三爆雷,後果不堪設想。

誠然,這些說法還有待證實,但從雲南白藥的財報看,公司近年對外投資和並購動作的確頻頻。僅2020年,公司就對外投資了50多億元,涉及消費、醫療等多個領域。如此跨界出擊,風險之大可想而知。陳發樹曾豪言要將雲南白藥打造為"大健康、大消費"平台,其背後推動之力可見一斑。

風險之下,或有機遇。有分析人士指出,雲南白藥在股市慘敗,或許正是陳發樹精心設計的一盤棋。一方面,他可能故意放任公司管理層盲目決策、鋌而走險,借機向市場證明其管理能力欠缺;另一方面,他又可能暗中授意公司高溢價出售和並購其關聯企業,從中漁利。如此一來,陳發樹豈不是把雲南白藥玩弄於股掌之間?

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真相如何還有待查證。但無論背後有何隱情,雲南白藥在資本市場上的百億虧空已成定局。它給所有的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偏離主業盲目投資,風險之大難以估量。對於實業公司而言,把主業做精做強,或許才是制勝之道。

重整旗鼓再出發

在經歷了股市慘敗、百億虧空的重創後,雲南白藥迎來了至暗時刻。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市值蒸發過半;公司形象和品牌嚴重受損,市場質疑聲不斷。面對重重危機,雲南白藥該如何自救?陳發樹又將作何選擇?

2023年伊始,雲南白藥果斷換帥,引入新的管理層。新任總裁王明輝出身白藥,在公司工作多年,對主業有著深刻認識。他上任後立即整頓投資團隊,縮減投資規模,將更多資源聚焦到藥品、健康產品等主業領域。這一系列舉措,顯示了白藥回歸主業、聚焦實業的決心。

與此同時,雲南白藥還推出一攬子改革措施,包括最佳化業務布局、加大研發投入、完善內控機制等。透過改革,公司希望盡快走出泥潭,重塑市場信心。這其中,陳發樹的態度尤為關鍵。作為公司最大股東,他能否積極配合改革,事關白藥的未來。

值得欣慰的是,陳發樹似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最新的公開講話中,他多次強調要尊重主業、做精實業,淡化了過去對多元化的執念。他還表示將全力支持管理層改革,為公司發展保駕護航。種種跡象表明,這位昔日資本"玩家"已開始收斂鋒芒,轉而低調務實。

事實上,雲南白藥擁有深厚的品牌積澱和良好的產品口碑,只是在多元化擴張中迷失了方向。若能回歸初心、專註主業,公司仍大有可為。據悉,公司已經制定未來三年發展規劃,將重點發力藥品、健康品、中醫藥服務等領域,力爭實作業績的恢復性增長。

當然,挽回損失、重塑輝煌並非易事。雲南白藥在股市的創傷尚未痊愈,公司治理和風控機制仍有待完善。這需要管理層和股東方的通力協作,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百年白藥要浴火重生,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

展望未來,雲南白藥能否重整旗鼓、再創輝煌? 這將是對公司治理和發展能力的大考。作為雲南白藥最大的個人股東,陳發樹能否徹底摒棄資本套利的心態,全身心投入到實業開發中?這將考驗其經營智慧和道德操守。無論結果如何,雲南白藥的故事都將成為A股史上的一段佳話。

結語:

回顧雲南白藥的跌宕起伏,我們看到了一個區域品牌的發展傳奇,看到了一位資本"玩家"的垂涎覬覦,也看到了一家百年企業的失足與反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企業發展要腳踏實地,要與主業相得益彰,盲目跨界、激進擴張只會帶來滅頂之災。

對於雲南白藥而言,擺脫陳發樹的資本遊戲,回歸藥企初心或許才是正途。而對於陳發樹這樣的投資者而言,尊重實業規律,給予企業穩定發展的環境或許更有價值。資本與實業,本就應是相輔相成,而非相互掣肘。

雲南白藥的故事還在繼續,它能否涅槃重生,還需時日檢驗。但無論結局如何,這都將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案例,它警示我們:畸重資本、輕視主業是萬萬不可的。企業的基業長青,始終要立足實體、做精主業。這既是雲南白藥的教訓,更是所有企業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