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風電行業面臨新一輪利潤失守,「價格戰」下企業尋找新出路

2024-02-09股票

盡管完整財報尚未公布,但是2023年的業績預告已經緩緩拉開了風電行業新一輪利潤失守的序幕。

A股五大上市整機商之一,明陽智慧(601615.SH)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3.54億元到5.3億元,與2022年相比將減少約29.25億元到31.01億元,同比減少84.66%到89.75%;電氣風電(688660.SH)公告也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3年年度實作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億元至-13.40億元。

「風電行業進入激烈的價格競爭階段」「風機中標價格整體下降」「海上風機銷售量下降」等表述頻繁出現在上述企業利潤負增長的歸因中。

這與多家機構此前的預測相吻合,但價格大戰帶來的「傷害」還是超乎了業界的想象。2023年三季報出爐後,曾有多家券商研究機構下調了風電企業的業績預期。例如華福證券預計明陽智慧全年歸母凈利潤為35億元,海通國際預測為38.9億元。現在看來,明陽智慧的業績表現明顯遠低於機構預期。

「我認為我們已經適應了風電市場的殘酷和內卷,並且認為短期不會發生根本上的好轉。值得慶幸的是,去年的價格已經不像前兩年的降幅那樣大了,很少有人會特別極端地報出每千瓦比別人低一兩百元的價格。」一位頭部風電整機商企業高管在對第一財經記者談及業績時說,前年價格戰場貼身肉搏時的失望和憤怒,到了如今心態已經趨於平靜。

一位資深風電行業分析師認為,對營收和利潤雙重壓力在身的風電企業而言,如何穿越周期踩準降本提質的節奏,既與產品定位、經營策略等自身操作有關,更取決於市場需求的增量空間多少。

風機為何越做越大

如果說前幾年談及風機產品,人們的話題更多聚焦在技術、效能和效率,到了現在這些參數的提升似乎成了「空氣和水」一樣的存在,更明顯的變化集中體現在了風機的規模尺寸上。

未來的風機產品將是什麽樣?對於參與了最新一屆北京風能展的觀眾而言,「大」是率先映入腦海的印象。在這場被眾多風電企業視作「秀場」的行業展會上,三一重能釋出了全球陸上最大的15MW風電機組以及13/16MW海上風電機組;明陽智慧釋出了全球最大MySE22MW海上機組,同時下線了全球最大MySE11-233陸上機組。

風電行業研究與咨詢機構銳軒咨詢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國內的風機產品快速從2MW叠代至3-4MW、5-6MW平台。近三年,陸上平台已分為6-8MW平台及8-12MW「沙戈荒」平台。與此同時,葉輪直徑也已從當年的12X-14X米攀升至19X-22X米。

越做越大的風機,背後指向的仍是最本質的需求——降本。一位行業人士表示,風電場的度電成本主要取決於初始投資、運維成本與發電量。大型化後,單位零部件的用量和采購成本得以攤薄,初始投資降低。相比同樣的裝機規模,大型化風機台數減少,對應的土地成本、建設以及運維成本也會下降。同時,在同等風速情況下,葉片更長,掃風面積更大,發電量也相應增大,這意味著大型化還會提升風機利用小時數,增加有效發電量。

諸多優勢讓大型化成為風電整機商競相爭奪的熱土。然而,這種追逐帶來的不止有顯而易見的好處,技術快速更叠下產品品質存在隱憂,「天花板」何時到來的爭議亦如影隨形。

「過去要想在中國推出一款風機新機型,首先要找個風機場掛一台樣機讓它去並網發電,執行半年,中國品質協會半年以後根據實際的執行參數再發認證,有了認證才能正規地投標,然後再過半年到一年,企業才能進行批次交付,整個時長至少持續兩年。但是現在,開發商拿到風資源以後,恨不得用上明年的風機,絕不會用歷史上的風機,因為占地面積、單機容量都吃虧。」上述企業高管稱。

2023年底,國家能源局東北監管局釋出【關於汲取事故教訓開展風電機組防雷系統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通報了當年6月內蒙古開魯縣某風電場發生一起因防雷系統故障導致的風機倒塔一般裝置事故。

上述通知認為,該起事故暴露出風力發電機組在防雷系統的設計、制造、安裝、檢測及監督等方面存在把控不嚴的問題,要求各風電企業認真開展排查工作,嚴把選型、采購關口,避免有缺陷的裝置進入施工現場,落實整治主體責任。

盡管近一兩年國內外桿塔倒塌、葉片斷裂等風機事故時有發生,但問題的大規模爆發尚未發生。上述高管認為,這一方面得益於風機研發的平台化與標準化程度提高,目前同一個平台上的產品通用率可以達到八到九成,節約了共平台的風機功能大量驗證時間;另一方面,各大企業提高了對中試線的重視程度。「去年我們在研發上投入量最大的就是中間測試平台,不管是葉片、齒輪還是整機,同時利用數位孿生技術加強驗證。但要強調的是,無論試驗階段如何,實際投產和套用階段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我們仍然需要更規範的行業標準和有效監管。」

大型化帶來的技術挑戰不可忽視,但在當前,留給風電企業有效降低度電成本的路徑卻並不多。多位行業人士表示,除了風機大型化,還有提高國產化率、追求輕量化這些常規手段以外,尚且看不到短期之內顛覆性的技術出現,只能停留在現在的認知邊界上作最佳化。

「目前價格戰仍在繼續,陸上風機價格降速有所放緩,海上風電還在持續下降。由於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可能依然激烈,風機制造商也在生產更大型號風機以降低成本,我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陸上風機價格還將保持低位。」彭博新能源財經風電分析師陳相羽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2024 年風電需求還有強勁增量嗎

國家能源局的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9.2億千瓦,同比增長13.9%。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6.1億千瓦,同比增長55.2%;風電裝機容量約4.4億千瓦,同比增長20.7%。

盡管風電裝機再創新高,但依然無法消化國內的豐沛產能。一位行業資深風電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全國風電整機公開宣布的產能盤點下來約為150GW/年,實際生產能力大約在70GW到80GW。如果中國的年度裝機能夠突破這個數位,或者機型叠代更快需要時間升級現有產能,那麽整機價格可能將會迎來上升空間。

「2024年,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裝機體量能不能看到強勁的增長。對於國內市場,一方面海域用地若能出台更有效的協調機制,那麽海風的新增裝機值得期待。另一方面,後續風光大基地的計畫中,風電會不會占有更多的比例,以及在光伏消納比較過剩的省份,風電會不會迎頭趕上,這些影響要素給陸上風電的需求提供了想象空間。」上述研究員稱。

供需關系一直影響風電價格是決定性因素。2020年以後,風電補貼逐步取消,行業出現搶裝潮,2020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達到71.67GW的最高點。但隨後新增風機裝機數連年下降,2021年和2022年分別降至47.57GW和37.63GW。因此,產能過剩使得風電整機商不得不打起了價格戰,從當年平均4000元/千瓦,暴跌至如今約1200元到1500元/千瓦左右。

上述行業人士認為,由於地方政府對於海風產業鏈的落地要求很高,但是對於在2025年之前的補貼力度又微乎其微,這兩者疊加使得行業普遍不是很看好在「十四五」之前海風會有大幅的裝機反彈。「我們預計或者說更期待2025年,也就是‘十四五’末期的小搶裝可以帶動價格小幅回彈。」

面對風電制造的毛利率下降,更多企業選擇了尋求海外市場的新機遇,並且切實獲得了新增訂單。例如遠景2023年海外新增訂單近6GW,在中國出海整機企業中成績搶眼。值得註意的是,與多年前的光伏板出口不同的是,當前許多企業的風機出海並不依托單一的「賣風機」,而是協同儲能、電池、氫能等產業鏈,以零碳產業園區和綜合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的方式共同對外輸出,從單一到多元化,降低了貿易壁壘的風險。

「前期中國風電整機商‘走出去’處於探索階段,以開發企業與整機商‘抱團出海’的形式為主,依靠國內產業鏈協作打造高品質計畫標桿,以點帶面,贏得國外投資者對中國風電企業的認可。經過多年的積累,透過在全球建立較為完善的配套體系,加上國內風電整機商能夠提供極具技術、品質、價格競爭力的豐富機組產品組合,中國風電整機商不僅出口容量實作大幅增長,而且開始更多地直接參與國外風電計畫的招投標。」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曾公開對媒體稱。

從跟隨到引領,中國風電企業憑借技術優勢漂洋過海,尋找下一片藍海。同時,也不乏跨國公司將目光瞄向了如火如荼的中國市場。

一位國際能源巨頭中國區高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集團已經提出了明確的業務轉型目標,從傳統的油氣領域向新能源過渡勢不可擋,風電是其中的重要載體。目前,該企業已與中國多家電力央企接洽,爭取風電計畫開發的合作機會。

「從幾輪接觸的情況來看,現在看好海風的投資方很多,競爭也比較激烈,但是我們也有自身的獨特優勢。一方面,我們擁有豐富的油氣田的海上開采經驗,可以為海風提供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我們與國內的幾家電力央企原本也有海外其他計畫的合作經歷和機會,此次可以加深合作。同時,很多地方也有引進外資的量化指標要求。所以,我們認為在不控股的情況下,參與一些中國風電計畫的開發,對於多方來說都是共贏。」上述高管稱。

該高管還表示,對於參股的中國風電投資計畫,保證基本的投資收益率即可,並不追求過高的經濟收益。「我們更多還是希望學到一些計畫開發的先進經驗,為今後拓展國際市場的業務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