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500億資金開始建倉!

2024-07-17股票

今日大A震蕩,房地產、光伏裝置、銀行板塊逆市領漲;貴金屬沖高回落,消費電子、銅纜高速連線、煤炭等跌幅居前。

一邊是地產股上漲,一邊是李嘉誠5折出貨 。繼在香港多個計畫打折出售後,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位於東莞的計畫也開始降價拋售。日前市場傳出訊息稱,李嘉誠旗下位於東莞的「海逸豪庭」計畫以5折價格拋售在售房源,最低單價1.3萬元/平方米,該計畫之前銷售和備案價是2.3-2.4萬每平米。

500億開始建倉

險資持倉聚焦千億大市值公司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專業機構投資者,險資運用余額一季度同比增長10.98%,增速創下2021年下半年以來新高,達30萬億元,手握重金的險資備受市場關註。

據媒體報道, 中國人壽和新華人壽共同設立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穩步建倉,已投入相當規模資金入市,並準備長期持有。 今年2月28日, 兩大保險巨頭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出資500億元的鴻鵠誌遠(上海)私募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成立,該私募投向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股票。

2024年以來,險資舉牌熱情不減,年內達到6次, 紫金保險舉牌華光環能,長城人壽舉牌無錫銀行、江南水務、城發環境、秦港股份(H)、贛粵高速。

險資舉牌涉及電力裝置、銀行、環保、交通運輸四個行業。從行業和個股特征來看,被舉牌方具有高ROE、高分紅、高股息等特點,契合險資風格,凸顯耐心資本與價值投資內容。

據中保協披露不完全統計,2021-2023年,險資年度舉牌次數分別為1、6、14次,舉牌熱情有上升趨勢。

從資金面看, 今年市場主導資金發生重要變化,ETF與保險成為最重要的增量 ,主動偏股基金、私募、兩融等增量不足。

增量資金決定市場風格,2017-2019年,「跟著外資買茅台」超額收益極為顯著;2020-2021,公募爆發增長,內資定價權反超外資,「茅指數」、「寧組合」崛起;2021-2023 年,私募帶來小票的跑贏。

今年增量資金並非「雨露均沾」,ETF和險資是今年重要的邊際增量資金,大盤龍頭、核心資產形成統一戰線。

興業證券研報指出,年初以來,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維持兩位數增長,支撐險資運用余額Q1同比高增10.98%,且余額增速創下2021年下半年以來新高;2024年一季度,險資對股票、基金持有市值增長超千億 ,達1162.74億。

與此同時,興業證券數據顯示,險資權益倉位仍處於歷史低位,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股票和基金合計占比僅12.02%。

險資持倉主要聚焦於千億以上的大市值個股, 今年一季度加倉也聚焦於各行業的大市值龍頭,包括貴州茅台、立訊精密、中國電信、浙商銀行等。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資訊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通脹放緩實錘?全球最大會員超市放大招

昨日金價大漲,美國6月CPI同比回落至3%,低於市場預期。就在CPI公布之前,全球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超市好市多宣布大訊息。

好市多表示,自9月1日起,將把美國和加拿大的會員費提高5美元,年費從60美元增加到65美元,其更高級別的計劃「黑鉆卡會員」年費將從120美元增加到130美元。

好市多依靠會員費來推動其大部份收入,並幫助保持低廉的商品價格。值得註意的是,這次提高會員費,是好市多自2017年6月以來首次。

歷史規律是每5年提價一次,而這次提價距離上次已經整整過去7年。此前關於暫緩上調會員費的部份原因和通脹有關。

好市多執行長Craig Jelinek曾表示,現在不是上調會員年費的合適時機,因為消費者正在應對高通脹。

作為美股大牛股和美國最大超市之一,該公司動向歷來是觀察美國經濟的視窗。之前由於高通脹延緩提價,這次搶先提價跟CPI回落也相互印證。

當地時間7月11日,舊金山聯準主席Mary Daly表示,鑒於最新的就業和通脹數據,對利率進行一些調整可能是合理的。

數據公布後,市場對美聯準降息預期進一步增加至年內可能降息2-3次。受到美國CPI數據通脹放緩影響,美元兌日元出現暴跌行情。7月11日,日元匯率從數據公布前的161.75附近一度升至157.42。

美股昨晚畫風突變,華爾街拋售美股科技巨頭跑去搶籌小盤股。

罕見分化!1987年以來第二次出現

昨夜美股下挫,科技七巨頭市值總計蒸發近6000億美元,創下2022年2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相當於蒸發一個沃爾瑪(市值5613.5億美元)。

一邊是大型科技股暴跌,另一邊小盤股罕見暴漲。 據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統計,標普500大盤下跌而小盤指數羅素2000大漲3.6%,這種分化走勢是1979年以來第二次出現。

近期關於「AI泡沫是否潛藏巨大危機,且是否會崩盤破裂」的討論也愈發激烈。

高盛的策略師團隊近日釋出報告指出,包括亞馬遜、Meta、微軟和谷歌等在內的科技巨頭——在過去一年裏已經將大約3570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和研發,這些支出的很大一部份投入在人工智慧,占標普500指數資本支出和研發支出總額的近25%。

高盛警告,今天這些企業的大規模投入最終要證明能產生收入和利潤,如果看不到盈利的跡象,可能會導致估值貶值。

其實這不是高盛第一次唱空AI了,之前其研究師就更是直言:當前的AI泡沫或許比上世紀末的互聯網泡沫更嚴重。

回顧2000年互聯網泡沫屬實瘋狂,只要在股票名字沾上互聯網的字尾就能暴漲,這次的AI倒還沒有出現如此瘋狂盛宴,但終極大考肯定是躲不過。

目前這些科技巨頭的巨額資本支出,本質是在競相投資AI基礎設施。投了這麽多基礎設施,總不能沒有盈利的商業模式吧?畢竟資本支出總有一天會邊際遞減,所以高盛的擔憂也並非電洞來風。

現在各大巨頭也都在加快套用的落地,探索盈利的商業模式。馬斯克曾經預言,未來無人駕駛車輛數量將超過人類駕駛車輛,而如果特斯拉不能實作完全自動駕駛,則其「價值基本為零」。

馬斯克此前表示將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這是由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技術控制的出租車,不需要司機就能自主帶領乘客到指定地方。

特斯拉股價昨日暴跌8.44%,媒體傳出Robotaxi推遲推出的訊息。 現在市場對AI套用化訴求空前,投資者越來越擔心AI被過度投資的前景。

經歷了巨額資本投入後,這一次各大科技巨頭,會像當年賈伯斯釋出改變大眾的劃時代產品iphone一樣創造奇跡嗎?

一些市場人士預期二季報將是對AI熱潮永續性的關鍵考驗,屆時各大公司的財報也許會透露出一些新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