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A股的脊梁,怎麽挺不起來了?

2024-02-06股票

這些天,基民、股民的脾氣都很大,跌的太慘,輸的太多,任誰都不可能痛快。有脾氣、有怨氣,都很正常,合理發泄就行了。但氣多了也不好,氣多了容易傷身體,還容易短壽。 人這一輩子,不能被股市套牢了。 生活不只有股票,還有父母、妻子、孩子。扛不住,就別死扛了,暫時離開股市,無怨無悔。信心的修復,不是一時半會兒的,公平、公正,也不是唾手可得的。

隊長向來是一個樂觀的人,但咱們也不能盲目樂觀。股市裏輸掉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誰都不想自己的錢被別人偷走。為什麽隊長要用「偷走」這個詞?因為這是一個不公平的市場,一個對散戶投資者極度不公平的市場。

機構可以聯合基金,做空得利,而散戶卻被排除在外。 一個基金經理手握100億資金,他一邊買股票,做股票投資,另一邊卻把這些股票出借給證券機構,證券機構借股票的時候,可能是10塊/股,透過做空,把股價打低到5塊,再買回來,還給基金公司,每股就凈賺5塊。假設是1000萬股,這一來一回,就能賺走5000萬。

為什麽基金公司願意把股票借給券商?要知道,這些股票是基金公司買的。基金要賺錢,就得把股價打高。可是,基金公司把股票借給證券公司,做空股價獲利後,基金是會縮水的。那麽,基金公司是怎麽賺錢的呢?首先,這裏面有一個漏洞。基金公司賺的是手續費,它只需要做大基金規模,而不需要對基金盈利負有絕對責任。虧了,算基民的,而基金公司的手續費照樣收。

那麽,證券公司做空基金公司持有的股票,導致基金縮水後,實際虧損的是基民,而不是基金公司。其二是,出借股票可以賺利息,這個利息的操控空間很大,可以不計入基金收益。也就是說,基金公司聯合證券公司一起做空,基金公司賺手續費和利息,證券公司則賺差價,雙重收割基民和股民。

投資者沒有變成獲利者,而是變成了冤大頭。 更可怕的是,你以為是借一次,還一次。但事實是,多重轉借。借股票有一個期限,比如30天,90天,180天。我借過來,半個月就獲利出清,但還沒有到還股票的時間。那我就把手裏的股票再借給下家,下家接著做空,獲利出清,繼續往下借。為什麽A股上出貨的股票根本買不完?因為在這套模式下,它不是賣股票賺錢,而是持續做空賺錢。股票的數量是有限的,卻可以無限做空。

就算讓巴菲特、芒格、貝萊德一起來玩,也玩不過。玩不過怎麽辦?只能加入,一起做空。否則,誰都別想賺錢。這就導致空頭的力量被無限放大。在層層做空之下,A股的脊梁怎麽挺得起來?在這套模式下,唯一被排除在外的,恰恰是最廣大的基民、股民。股民沒有參與做空的渠道,無法透過做空獲利,基民也拿不到基金公司配合做空的利益所得。基民、股民就變成了100%的純種韭菜。

要扭轉這種局勢,不是說指數拉上去一下,就能恢復投資者信心的。 首先,就要徹底終結「基金和證券聯合做空盈利」的投資模式。 比如,設定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標準。在基金沒有盈利的情況下,基金公司只能拿走一筆固定的費用,類似於基本薪資,足夠基金經理生存下去。只有在基金盈利部份,基金公司才能拿走超額提成,並禁止基金公司出借股票獲利。

其次是,限制大股東超額套現 。A股上的垃圾公司太多了,很多公司來上市,就是為了套現的。產業強國,復興民族工業,在他們眼裏,屁都不是。很多都是搞一個空殼公司,皮包公司,把流水做大,再做一兩個樣版工程,就包裝上市。一旦上市成功,對企業的未來就基本放棄了,直接套現跑路,公司賣給股民,不要了,董事長移民海外。

這些制度上的漏洞,已經擺在台面上來了,誰都看得見,看得清。都說,金融要扶持實體,支持實體產業的壯大。可一大堆的皮包公司IPO,怎麽去壯大實體產業?

A股要想重新站起來,不只是禁止做空那麽簡單,而是要打造一個公平、公正的投資環境,讓規則對所有投資者賦予一致性的機會與權利。提高透明度,才能恢復投資者信心。

歸根到底,A股需要公平、公平、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