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聖達生物:多次資本運作永久性補流,業績暴跌定增必要性存疑

2024-07-08股票


當前全球維生素市場低迷,眾多企業采取減產甚至被迫停產以應對行業寒冬。而在此背景之下,主要從事維生素、生物保鮮劑、食品添加物和飼料添加劑的浙江聖達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聖達生物,股票程式碼:603079)執著於定增事項。

財聞網了解到,聖達生物定增事項可謂是一路坎坷,一直被市場質疑其必要性。此外,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銷售價格已出現斷崖式下跌、毛利率已為負數,且業績更是連續三年暴跌,而此刻卻要募資擴產,這也成為市場爭議之處。

此前,聖達生物曾多次中途更改計劃,名為開展各種計畫,中途卻將募集資金用於企業的永久性補流,這已經被監管多次問詢,並被市場廣泛關註,此次募資會不會又故技重施呢?在當前嚴監嚴管態勢下,肯定是容不得這種行為出現的,即便減少了所募資金,此次募資的必要性仍存在諸多質疑點。

實控人家族建立的資本版圖

公開資訊顯示,聖達生物主要從事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長期致力於維生素、生物保鮮劑、食品添加物和飼料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涉足清潔標簽產品領域。產品包括生物素、葉酸等維生素類產品以及乳酸鏈球菌素、納他黴素等生物保鮮劑類。

根據相關數據,2022年,聖達生物為中國生物素前五大供應商之一,2022年位列中國葉酸前四大供應商。從另一方面來說,聖達生物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公開資訊顯示,聖達生物董事長為洪愛,目前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1963年出生,中國香港永久性居民,高中學歷。

在股權結構方面,浙江聖達集團有限公司持股聖達生物26.51%,為最大股東,天台萬健投資開發中心持股19.14%,浙江鴻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02%,這三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洪愛。

同時,洪愛的丈夫朱勇剛也是公司的重要人物,曾擔任過公司總經理,現在是公司董事。朱勇剛的持股比例為2.39%。

實控人洪愛與朱勇剛有一個女兒,名為朱怡萱,1999年5月出生,擁有加拿大國籍和高學歷背景。值得註意的是,2023年3月,朱怡萱被任命為聖達生物的董事會秘書,從而成為A股市場上最年輕的董秘,當時其年僅24歲。

當然,提起聖達生物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但提起其前身所出的著名產品「中華鱉精」,相信很多國人都會耳熟能詳。實際上,這款名為「中華鱉精」的保健品正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由朱聖偉推出,一度在各種廣告宣傳加持下暢銷。

後來隨著媒體的不斷曝光,「中華鱉精」經權威機構檢測後,被認定為其主要成分為糖水,並非宣傳中的高營養補品,這導致該產品快速走下神壇,甚至影響到了相關企業的聲譽。在「中華鱉精」事件之後,朱聖偉與洪愛夫婦開始考慮轉型。1995年,聖達集團成立,公司將視線轉移至大健康領域。

1999年,聖達生物的前身聖達藥業成立。公司透過最佳化、調整產品結構,主攻生物素的生產和銷售,逐漸重回正軌。在洪愛的帶領下,聖達生物於2011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生物素供應商,並在2017年完成上市。

此後,洪愛家族圍繞浙江台州建立了龐大的資本版圖,涉足醫藥保健品、醫藥生物工程、醫藥化工及環保等多個領域。透過不斷探索和調整,最佳化產品結構和市場定位,並資本市場上取得了成功。

業績連跌三年還要募資上計畫

聖達生物登陸資本市場後,總體來說,股價表現不溫不火,不過公司也曾有過高光時刻,曾在2020年創出過43.21元/股的高峰。不過隨後公司股價就進入持續下跌整理狀態,這或許和聖達生物近兩年的業績息息相關。

實際上,聖達生物的業績確實在近年來表現很差,根據相關年報數據,公司業績已經連續三年下滑。2021年、2022年,聖達生物的營收分別為78973.28萬元、73801.91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8.95%、-6.55%,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575.65萬元、3148.61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61.63%、-58.44%。

而2023年,聖達生物業績更是表現拉垮,出現大幅下滑,凈利潤甚至降為了負數。據2023年年報,公司2023年度實作營業收入72,740.5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4%;實作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06.29萬元,較上年同期大降了271.71%。

綜合分析起來,聖達生物業績的萎靡和其所處的市場環境密不可分。2021年以來,在維生素行業新建產能迎來持續釋放,但整體市場需求卻不及預期的雙重因素影響下,導致除少量產品外、多數維生素品種供需嚴重失衡,產品價格呈現快速大幅下跌的態勢。

全球維生素整體市場陷入持續低迷周期,國內外行業大型企業紛紛采取大幅減產甚至是被迫停產等措施來應對行業寒冬。據iFinD數據顯示,中國維生素A的地區均價已從2022年4月555.78元/公斤的高位一路快速下行,至2024年3月其地區均價僅有85.14元/公斤,已跌去期間高位的超八成。

聖達生物也不例外,從相關財報中可以看到,2023年上半年,聖達生物生物素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僅為158.35萬元/噸,較2020年494.69萬元/噸的銷售單價已經跌去了近七成。而隨著2020年曾在公司整體營收占比高達62.10%、支撐大半江山的生物素產品價格的持續大幅下滑,聖達生物的毛利率與凈利潤水平也遭受到了嚴重影響。

財報數據顯示,聖達生物毛利率降幅巨大,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僅有2020年的約三成水平。其中,當期公司維生素產品整體毛利率更是已經下滑至負數-3.46%,其意味著該大類產品生產銷售連最基本的自身盈虧平衡都已經無法滿足。

與此同時,聖達生物還出現了經銷商客戶銷量異常、長庫齡存貨占比增長明顯、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等一系列問題。

據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聖達生物經銷商客戶數量為273家,其整體家數較截至2020年底的408家減少高達33.09%;與此同時,其2年及以上庫齡存貨占比已達8.62%,較2020年占比水平已經翻倍。公司已經多病纏身,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

多次將計畫募資變為永久性補流

在面臨業績、資金等多重壓力下,聖達生物把目光瞄向了二級市場,將定增視為自己脫困的「救命稻草」。

2023年3月24日,聖達生物釋出了2023年度向特定物件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過5億元(含)。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計畫緊密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展開,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擴充套件維生素及生物保鮮劑業務規模,助力公司保持長期穩健的經營發展。

聖達生物的定增預案於2023年8月15日獲得上交所受理。不過,在市場大環境下,想去二級市場募資也是需要點技術含量的。果不其然,此後公司收到了多輪稽核問詢,歷程頗為坎坷。

在歷時近一年時間、經受監管層兩輪問詢之後,2024年2月27日,聖達生物釋出公告,決定將定增募投計畫由兩個縮減為一個,定增募資金額縮減近五成。調整後,公司發行股票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6761萬元(含),其中「30億顆軟膠囊及30億片固體制劑生產及配套計畫」已從擬募投計畫中剔除。

這表明,聖達生物在面對監管機構的問詢和市場環境變化時,內心是「仿徨」的,公司之前的一些募資理由可能影響了定增的合理性評估,因此對募投計畫進行了調整。

而當前市場供給已經嚴重過剩,國內外行業大型企業紛紛采取大幅減產甚至是被迫停產等措施來加以應對行業寒冬,而聖達生物卻還要逆勢上計畫,這多少有點說不過去。上交所對此也提出了質疑,問詢中就要求聖達生物說明募投計畫是否符合募集資金投向主業的要求,募投計畫與現有業務協同性的具體體現,募投計畫產品是否存在消納風險。

除了募資理由的牽強,不得不提的是,讓監管特別關照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聖達生物是有「前科」的一家企業。按照相關報道,自2017年上市以來,聖達生物就多次將募集資金用於企業的永久性補流,這進一步加劇了對其募投計畫必要性的質疑。

回溯過往,2019年8月18日,聖達生物釋出關於部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計畫終止實施並將節余募集資金用於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的公告稱,擬終止先發募投計畫「年產200噸生物素中間體烯酮和300噸葉酸技改計畫」中「年產300噸葉酸技改計畫」,並將節余募集資金8269779.07元用於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2019年6月底,聖達生物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總額為299136000元,擬投資計畫包括關於通遼市黃河龍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股權收購及增資計畫、年產1000噸乳酸鏈球菌素計畫、年產2000噸蔗糖發酵物計畫,其中,後兩個預計於2020年6月達到可使用狀態。

不過在上交所下發的首輪稽核問詢函中,針對聖達生物這次可轉債募投計畫重點問詢。上交所指出,2020年4月25日,聖達生物將年產1000噸乳酸鏈球菌素計畫、年產2000噸蔗糖發酵物計畫建設完成期延期至2021年6月。

隨後,2021年6月,公司又將「年產2000噸蔗糖發酵物計畫」建設完成期延期至2022年6月;2021年8月26日、9月17日,公司分別召開董事會議、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透過了議案,同意終止公開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投資計畫「年產1000噸乳酸鏈球菌素計畫」,並將節余募集資金用於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由此,上交所要求聖達生物說明公司前次募投計畫中部份計畫延期及終止的具體原因,計畫投資進度是否符合預期,募集資金尚未使用完畢的合理性,募投計畫實施環境是否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後續計畫實施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實際上,在目前的A股生態下,嚴監嚴管的狀態正在持續,一段時間以來,以定增為代表的再融資持續收緊。聖達生物的這一套「舊戲法」可能越來越玩不轉了。

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釋出【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最佳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收緊了IPO與再融資的行程。11月8日,滬深交易所同步釋出了最佳化再融資監管安排的具體措施,對上市公司再融資從嚴監管。

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從嚴從緊監管再融資,在最佳化資金配置,引導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經營狀況良好的優質上市公司的同時,也倒逼上市公司打破對融資的盲目依賴,專註練好內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倒逼上市公司更加重視自身的財務健康,最佳化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全面合理部署規劃資金流向,把錢用在「刀刃」上。尤其是前次募集的大額資金仍「趴在賬上」的上市公司,更要註重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用好用足募集資金。同時,倒逼上市公司進一步聚焦主業做優做強,積極挖掘內生式增長的潛力,避免盲目擴張和多元化發展。特別是一些產能過剩的行業,應避免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的重復投資和建設。

當前,聖達生物的諸多特征恰好點到了監管對再融資的重點稽核關註點上,對於後續募資目的和用途值得關註,公司也應在募集資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諸多質疑點作出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