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高毅資產最新持股市值170億!百億私募重倉、調研名單出爐!

2024-08-22股票

近期A股市場成交量常保持在6000億以下,除了銀行等權重「高高在上」之外,多數板塊均創下了年內新低,市場沒有明顯的增量資金,北向資金也不再即時披露。在這樣的行情下,投資者漸漸迷茫:該如何跟上下半年的行情?有哪些方向值得關註?

或許, 追蹤機構的 持倉和 調研動向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參考方式。 由於機構投資者在做購買股票或增持等投資決策前,通常需要對相關公司進行深入研究,包括充分了解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市場地位、有利競爭等關鍵資訊,以此做決策的支持。 跟蹤他們的調研動向,也就可能捕捉到他們的持倉變動的蛛絲馬跡乃至後市的投資風向。

為此,筆者梳理出百億私募最新重倉股名單以及他們近期調研個股的名單,希望能為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增量資訊。

百億私募重倉股出爐!高毅資產持股市值170億!

隨著上市公司的中報披露接近尾聲,百億私募的重倉股也近完全「浮出水面」。根據截至8月20日的Choice數據,有27家百億私募共進入了67家上市公司中報的十大股東名單,累計持股市值達239.66億元。

其中,高毅資產一家私募就持有近170億市值, 其持股市值最多的是電腦裝置的 *** ,持有市值達 127億 該公司主營智慧物聯產品及服務、機器人業務、智慧家居業務、汽車電子業務等。

而持股市值位居第二的是 *** ,持有市值達9.8億。自2023年11月20日高毅資產進入該公司十大股東名單至二季度末,該公司 股價下跌了 18.83%,但持股比例卻從0.75%增至二季度末的4.04%, 另外,該公司也同時 被科威特投資局、瑞銀資產所共同持有。

從二季度表現來看,多只百億私募的重倉股在二季度表現不俗 :玄元投資持有的燕麥科技漲超60%,該公司產品是智慧制造領域工業自動化、智慧化測試裝置與配件;睿郡資產重倉的樂鑫科技上漲48%,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結合芯片硬體、軟體方案以及雲的技術,提供一站式的AIoT產品和服務。

此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數據顯示, 國內千億私募巨頭的海外子公司也在美股有所布局 :高瓴資本持股市值合計291億元,景林資產持倉市值合計272億元,高毅資產持股市值合計55億元。

百億私募紮堆調研醫療器械、半導體行業!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的近一月內,共有805家私募參與了調研,涉及260家上市公司。從分行業分布來看, 醫療器械、半導體、電網裝置最受關註 ,分別被調研259、188、166次。

而百億私募調研最多的行業則是醫療器械、半導體、化學制藥。醫療器械行業中,***、***、***獲最多百億私募調研。

值得一提的是, *** 近一年來被社保基金不斷增持 ,持股比例從2023年一季度的1.15%一路增至二季度末的8.28%, 但該公司股價卻持續創新低 ,自2023年一季度末至今,股價跌幅59.86%,股價創出上市以來新低。

該公司主營業務為醫用內窺鏡器械和光學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 目前是國內少有的具備從核心部件、關鍵裝置到系統整合的行業垂直整合能力的企業。 據上市公司中報,公司海外營收占比69.95%,其中美國地區營收占58.91%。

6家公司同時被10家及以上百億私募調研!

具體到個股層面, 27家公司同時被5家以上的百億私募共同盯上 ,其中包括4家化學制藥公司、3家半導體公司、3家醫療器械公司。調研關註度最高的前 6家公司同時被10家以上百億私募調研。

調研關註度最高的是 *** ,獲17家百億私募調研。該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智慧電動平衡車、智慧服務機器人等,2024年上半年實作營收同比增長52%以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60%;其中,境外市場營收占比42%。

在調研現場,公司方面表示,「行業慣例上看第三季度是電動兩輪車業績高峰,三季度兩輪車事業部會全力沖刺。目前,從剛過去的7月份來看,終端的出貨情況還不錯。從長遠看,公司更看重海外市場拓展,明年會看到海外市場拓展動作」。

被調研第二多的企業為 *** ,中報顯示, 該公司被瑞銀集團、高盛公司、社保基金同時持有。 該公司是一家集檢測、校準、檢驗、認證及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機構,是國內民營檢測機構設立最早、投入最多的專業研究機構之一。

「葛衛東」旗下公司調研動向曝光!

此外,近期著名期貨大佬 葛衛東旗下的上海混沌投資集團也頻繁現身調研現場。而由於 葛衛東和他的家族聯合持股占比超 95% ,所以 這家公司的動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葛衛東的動向。

以上內容不構成股票推薦及投資建議,個股數據不代表未來表現,不代表基金必然投資方向。

風險揭示: 投資有風險,本文不構成任何宣傳推介及投資建議。本資料涉及基金的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諾或預測產品未來收益。本資料所涉產品數據及資訊來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機構或外部資料庫等,我司無法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作出實質性判斷和保證,投資者須以中國證監會資本市場電子化資訊披露平台、基金管理人官方網站及其委托的基金估值核算機構釋出的內容為準。投資者應謹慎註意各項風險,認真閱讀基金合約、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銷售檔,充分認識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並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投資決策,對投資決策自負盈虧。我司不從事任何基金評價業務,相關排行(如有)均為內部評定結果,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