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中國礦王,贏了逆周期豪賭|巨潮

2024-02-18股票

耗費540億巨資並購後,紫金礦業再次進入到新的領域——鋰礦,當這個新市場的周期波動展示出更加劇烈的特質,陳景河和紫金礦業需要應對的挑戰,仍不容小覷。

來源 | 巨潮WAVE

編輯 | 曹諵

放眼全球礦產領域,紫金礦業都是一個現象級企業。在狂人陳景河的帶領下,紫金礦業創立30多年,從一個負債累累的縣級企業,成功蛻變為世界級礦產巨擘。

目前,其體量已躋身世界500強,利潤規模位居全球有色金屬礦企第6位、中國第1位,盈利能力遠超五礦、中鋁、金川等國內同行。

公司先後於2003年在H股、2008年在A股整體上市,H股創造了38倍的資本增值,並催生了福建首富陳發樹和廈門首富柯希平,留下了諸多資本神話。

在2021年的礦業黃金期,紫金礦業市值一度逼近3700億元,迄今仍在高位震蕩,目前市值超過3200億元,排在整個A股第25位,有色金屬第一名。

眾所周知,礦業屬於一門周期性極強的生意,嘉能可、貝瑞克等行業翹楚都有過暴虧的經歷。但自2000年以來,紫金礦業從未虧損,即便整個行業陷入歷史級寒冬的2015年,依然能夠穩健盈利。

靠著初期「人棄我取」的攬礦經驗、低成本采礦和逆周期收購方面的獨到經驗,紫金礦業在這個風險極高的行當中,如同一艘巨輪平穩航行。

耗費540億巨資並購後,紫金礦業再次進入到新的領域——鋰礦,當這個新市場的周期波動展示出更加劇烈的特質,陳景河和紫金礦業需要應對的挑戰,仍不容小覷。

反周期並購

紫金礦業原隸屬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財政局,但就是這樣一家縣級企業,卻達到了許多大型央企和地方國企未曾有過的高度。

截至2022年底,紫金礦業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銅、鋅、金(上市企業)生產商,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礦王」。

2022年,紫金礦業礦產銅產量88萬噸,相當於國內總產量的46%;礦產金56噸,占據國內總產量的19%;產銅40萬噸,相當於國內的13%。

全球對比來看,其持有的銅、金、鋅量分別位居全球第7、第8、第7,擁有新興的鋰資源量為全球第9;銅、金、鋅產量分別為全球第6、第9和第4位元。

讓紫金礦業站上世界舞台,離不開公司精神領袖陳景河制定的「反周期並購」的戰略。

2005年,紫金礦業啟動「走出去」戰略,陳景河如同駕駛著一輛「收購戰車」,拿著世界地圖全方位搜羅。

那一年,公司以195萬加元獲得加拿大頂峰礦業21%股份,邁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這筆交易讓紫金礦業參與到世界金礦領軍者貝瑞克旗下Eskay Creek金礦計畫。

經過早期海外整合的經驗積累,紫金礦業後期的並購變得輕車熟路。北至加拿大、蒙古國,南抵澳洲、南非,西邊的英美,乃至中東南亞等地,都留下了紫金礦業的身影。

在陳景河主導下,紫金礦業大肆在全球掃貨。2009年以來,相繼發動了20多次並購,交易金額超過540億元。

尤其是2015年,在大宗礦產最可怕的寒冬,陳景河反其道而行之。包括澳洲鳳凰黃金公司、諾頓金田,剛果穆索諾伊礦業、貝瑞克(新幾內亞)公司、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銅礦、Nevsun公司,武裏蒂卡金礦、西藏巨龍銅業、圭亞那奧羅拉金礦等,都在那一年被紫金礦業收入囊中。

要知道,2015年是礦業巨頭們最不願回憶的時光。隨著「黃金十年」戛然而止,行業跌入谷底。淡水河谷該年巨虧121億美元,嘉能可爆虧49.64億美元,貝瑞克虧損31億美元,力拓失血17.19億美元。

國內企業也無法獨善其身,五礦發展虧損近40億元,五礦資源虧損10億,銅陵有色虧損近7億元。

但得益於合理的套期保值、低成本冶煉,紫金礦業當年不僅盈利 17億元,而且經營性現金流超過百億。

這時,行業裏其他玩家已是自顧不暇,資產價格處於千載難逢的歷史低位,紫金礦業趁機抄底,構築了如今極其穩固的基本盤。

進入2022年,紫金礦業的收購步伐加快,40億元收購海域金礦權益;26億元收購南美金礦Rosebel;59億元買下全球儲量最大的單體鉬礦,40.63億元收購招金礦業20%股權及海域金礦30%權益,加上在二級市場收購收購江南化工股份,以及龍凈環保控制權等,單是這一年,紫金礦業收購和股權交易超過10宗,累計花費近350億元。

2005年迄今,紫金礦業在資本運作的加持下,銅資源量增長12倍、金資源量增長8倍,礦產銅產量增長44倍、礦產金產量增長3.7倍;公司總資產增長55倍、歸母凈利潤增長29倍。

當大宗資源在2022年迎來新一輪上行周期時,早前大筆豪賭的紫金礦業賺麻了。

技術起家

「反周期買礦、小投入增儲、低成本采礦」,是陳景河為紫金礦業擎畫的成長之道。在這之前,他和紫金礦業也歷經了漫長的萌芽期與成長期。

紫金礦業起家的紫金山位於福建龍巖市西南部,【汀江府誌】記載:「宋康定年間,紫金山盛產金,因名。」

古書記載並不能當作科學依據,仍然需要進行系統性的勘探工作以確定其價值,這項工作落在了年輕的陳景河身上。1982年起,初出茅廬的陳景河年僅25歲,他帶領團隊駐紮在紫金山,進行了整整10年的勘探。

結果卻是紫金山金礦儲量只有5.43噸,每噸礦僅含1克黃金。專家一致認為,這是一座「打不出糧食」的貧礦。由於經濟價值不大,福建省決定將紫金山開采權下放給所在地上杭縣。

紫金山金銅礦(圖源網路)

但陳景河不甘心十年辛苦付之東流,他主動前往上杭縣礦產公司擔任總經理。對於紫金山,陳景河「人棄我取」,更是大膽采用業內不看好的堆浸技術,將年產5萬噸金礦的投資額從2900萬元大幅減少至700萬元,並將大量廢礦變成了可以榨取的金礦。

紫金山立刻麻雀變鳳凰。當前,紫金山探明的金礦儲量超過300噸,潛在價值超百億元。

2001年,上杭礦業公司更名為紫金礦業,此後相繼在港股和A股上市。期間,公司先後引入新華都陳發樹和恒興集團柯希平,紫金礦業為兩人實作了財富原始積累,後來成為叱咤資本江湖的大佬。

回顧紫金礦業三十多年的年發展歷程,第一個十年圍繞紫金山,靠技術創新,實作高效率開發;第二個十年,則是走出福建,面向全國,成為國內領先的銅礦和黃金生產商;在第三個十年,則加速海外資源的並購整合。

2017年以來,全球貿易壁壘陡增,逆全球化思潮興起,但基礎資源領域的並購審查相對溫和。紫金礦業在走出去的時候,也非常註重規避風險,在已開發國家購買的基本上都是在產的成熟型計畫,這樣可以規避勘探等各項成本支出;在新興市場國家則采用合作等方式。

實施跨國並購的早期,紫金礦業以小步快跑的方式,與世界巨頭合作,提升權益資源儲量的同時積累經驗。2020年後,紫金礦業羽翼漸滿,大手筆並購開始明顯增多。

紫金礦業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銅礦

到2022年底,公司保有資源量(探明、控制及推斷)為銅7372萬噸、金3117噸、鋅(鉛)1118萬噸、銀14612噸,鋰資源量(當量碳酸鋰)1215萬噸。

與其他大型礦企下相比,紫金礦業抗風險能力較強。這得益於冶煉技術帶來的成本控制以及得當的套期保值,公司在黃金、銅礦等大宗資源價格罕見下跌的2015年,依然實作了16.56億元的歸母凈利潤。

而且,當年的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入高達102.69億元,同比大增62.47%。這為其在低谷期反向操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豪賭鋰礦

鋰礦被稱作人類面向未來的「白色石油「,隨著下遊新能源汽車的大爆發,對上遊鋰、鎳、鈷等金屬資源的需求暴增。

作為鋰電池產業的原油,鋰礦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2021年開始,紫金礦業在原有銅、金、鋅等基礎上,逐步切入鋰礦領域。陳景河的野心不小,他指出:「要努力成為全球鋰產業的重要企業」 。

當年10月,紫金礦業耗資近50億元收購了阿根廷3Q鋰鹽湖,此後又砸下3.8億美元,建造一家碳酸鋰工廠。

2022年4月,豪擲76.82億元買下西藏拉果錯鹽湖鋰礦70%權益;兩個月後,又以18億元收購湖南厚道礦業71.14%股權,順利將湘源鋰多金屬礦100%的采礦權收入囊中。

三次運作完成後,紫金礦業形成「兩湖一礦」格局,三處資產擁有的當量碳酸鋰分別為763萬噸、214萬噸與216萬噸,合計超過1000萬噸。

到2023年,礦業投資風險加劇,紫金礦業並購腳步放緩,但對優質鋰礦依然在加大投入。當年7月,透過增資天齊獲得盛合鋰業20%股份,取得川西核心鋰礦雅江措拉鋰礦少數權益。

10月份,紫金礦業得到了剛果(金)國家礦業部批準的馬諾諾北段鋰礦的探礦權。馬諾諾鋰礦更是以1640萬噸碳酸鋰當量位列全球粘土和硬巖鋰礦第四名。

一番疾風驟雨的操作後,紫金礦業控制碳酸鋰當量超1215萬噸,位列全球第九,國內僅次於天齊和贛鋒位居第三。

目前,紫金礦業正大力推動計畫落地,第一個鋰礦計畫——鋰業科思成功打通碳酸鋰最佳化工藝流程,成功生產出二十公斤合格碳酸鋰產品,為3Q鹽湖計畫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拉果錯鹽湖鋰也完成產出了電池級氫氧化鋰中試產品。

進入2023年,碳酸鋰價格直線下挫,電池級碳酸鋰最新價格已跌到10萬元/噸的停產成本線,相關企業業績遭到重創。

紫金礦業在濕法冶金領域擁有難以比擬的優勢,可以賦能鋰礦的冶煉,降低成本,提升回收率和相關技術指標。但如此巨大的回撤,估計也是陳景河沒有預料到的。

他在2024年新年致辭中將「控成本當做今後三年最重要的基礎管理工作」,並表示,要「堅決遏制近年成本上升趨勢,確保單位成本在2023年基礎上有所下降。」

當豪賭野心遇上鋰礦周期的下行,紫金礦業進入了新的領域,同時也在面臨新的難題。這一次,陳景河還能像往常一樣,順利地拿捏礦業的周期波動嗎?

寫在最後

當年深入紫金山,十年苦熬之後,陳景河最終幹出了一番事業,更是將紫金礦業帶進世界500強,全球礦業企業的山峰之上,令人刮目相看。

但身處風險系數極高的礦產領域,如何應對周期波動,是始終繞不開的課題。力拓、必和必拓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動蕩的礦業史,而他們的成功,也正是建立在對周期的駕馭能力之上。

過去多年的實踐已經證明了紫金礦業對於礦業周期的拿捏和把握。在黃金和銅礦成功的基礎上,陳景河帶隊進入到鋰礦的新世界中,力圖5年內再造一個紫金礦業,進入全球前3-5位。這意味著紫金礦業將成為新能源時代重要的上遊企業,野心可謂巨大。

但面對鋰礦價格超過預期的回撤,「中國礦王」未來一段時間,將會面對這個規模龐大、價值巨大,但波動更加劇烈的新領域,給自己帶來的第一次壓力測試。

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 並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任何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