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資本市場制度的「第一粒扣子」如何系好

2024-03-24股票

董少鵬

中國證監會近期釋出4個「強監管」檔,其中兩個涉及提升上市公司品質,即【關於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品質的意見(試行)】和【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這是監管部門回應市場呼聲,針對市場實際問題作出的重要安排,希望透過這些安排,提高中國股票發行註冊制的「含金量」,為股市健康發展註入更多正能量。

客觀來說,中國上市公司存在著發行稽核品質不高、地方政府行政力量介入發行環節、部份發行人和中介機構過度包裝發行等問題,導致高價發行、超募發行、存量股份利用增量股份套現等結果,影響市場的公平公正。過於追求發行規模也會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從根本上說,這並不是註冊制本身導致的,而是由於長期以來市場約束機制較弱、嚴監管理念和措施落實不到位,也就是說,監管還需要加強。

證監會針對上述問題積極采取措施,是對監管不足的校正,並非行政幹預「回歸」,也不是「淡化」市場化,而是推進市場化的必需之策。股票發行註冊制的本意,是政府減少行政幹預,把發行數量、規模、價格、節奏等的決定權交給市場。由於中國長期資本累積不足,「局部發行上市」(增發一部份股票上市,存量股票陸續釋放給市場)仍是主要模式,一級市場存在的「僧多粥少」「搶到碗裏就是菜」「讓我一次募個夠」等不良風氣並未得到糾正。市場對發行主體、保薦機構乃至監管行為的約束尚未形成正迴圈趨勢,近年來源頭性低品質發行的情況有所加劇。不少上市公司上市後兩三年甚至一年內,價格就大幅下跌,這嚴重挫傷了二級市場投資者的積極性,也使市場定價機制出現信譽危機。

所以,從源頭上嚴把上市企業的申報品質,嚴禁以圈錢為目的盲目謀求上市、過多融資,對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粉飾包裝等行為及時依法嚴肅追責,十分迫切。對此,首先要提高嚴監管意識,不單監管機構要提高監管水平、增加監管手段,而且要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監管,鼓勵專業投資者、業內專業人員監督發行行為。其次,要落實主體責任,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對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違背「投資者公平選擇意願」、幫助發行人欺騙投資者的行為予以懲罰,對發行人(上市公司)過度「搶通道」行為予以懲罰。對其中涉及違法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IPO是優良資本市場制度的第一粒扣子,必須認真系好。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是「第一粒扣子」的延伸。證監會及時出台【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但後續更重要的是執行。上市公司是否把真實情況呈現給市場,主要責任在於公司本身,「外力」主要發揮選擇、懲罰作用。因此,筆者不贊成「地方政府幫助上市公司提高品質」的邏輯,而是主張地方政府以及各方面在最佳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讓上市公司能夠公平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形成「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局面。無論上市前過度分紅,還是偽造、編造財務報表,或是搞虛假計畫套錢、利用內幕資訊操縱股價等,這些不端行為都會暴露出來,只要依法從嚴打擊,這些問題就會越來越少。我們應當對查實的問題嚴格依法懲處,遏制各種「監管之外遊說」。

在現行新股定價模式下,必須督促、監督發行人和中介機構依照基本面定價,這與註冊制的基本理念並不沖突。對詢價過程中相互串通報價的機構、不嚴格遵循規範定價報價的機構、搞「詢價外利益輸送」的機構,應完善懲戒機制,清除「第一粒扣子上的汙濁」。我們還應進一步完善增量股份和存量股份的價格平衡機制,在新股發行之初,就讓公司資訊真實、發行價格理性公平、新老股東利益平衡得到一個基本的保障。(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