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漫

【異人之下】,努力努力白努力

2024-08-06動漫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組

作者 | 木子童

編輯、制圖丨渣渣郡

本文先發於虎嗅年輕內容公眾號「那個NG」(ID:huxiu4youth)。在這裏,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態度。

「以為是個大的,結果是坨大的。」

看完烏爾善新作電影【異人之下】,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作為超人氣國漫【一人之下】的改編電影,早在映前它就拉滿了觀眾期待。然而映後口碑急轉直下。

說差不算太差,起碼以爆米花電影而論給足了誠意,但作為漫改電影,它又十分尷尬 :

就像一個試圖鉆過次元壁的胖子,肚腩不小心卡在了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間。

雖然在預告片階段已經隱隱有不祥的預感,但出於對烏爾善導演「先天逆襲聖體」的信任,我還是期待正片會有反轉。

然而事實證明,【異人之下】不是【封神】,奇跡沒有發生:

前三分之一眉頭緊皺,中三分之一腳趾摳地,後三分之一我已經開始思考如果從未看過原作,坐在這裏是否會幸福一點。

結論是,大機率也不會。因為如果沒有看過漫畫原作,那麽我將面對的就是一部再套路不過的國產奇幻片。

內容包括窩囊廢男主逆襲成長、花裏胡哨魔法對轟、走馬燈式出場的一大堆人物,以及致死量的SM色情擦邊。

毫無疑問,前期宣發階段號稱忠於原作的該片,還是對原作進行了不少改編。

改編本身沒有問題,從漫畫到電影,的確需要改。

因為原作【一人之下】是一部長篇漫畫,連載了七年至今尚未完結。電影要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裏講清楚背景,交代好人物,還要完成一輪起承轉合、高潮爆發,那就勢必要進行節選和改編。

【一人之下】設定,在我們看似平凡普通的世界,隱藏著一批「異人」。他們能夠使用和修煉神秘的人體能量「炁」,形成各種異能。

主角張楚嵐繼承了異人世界最為神秘的功法之一「炁體源流」,為免懷璧其罪,不得不隱姓埋名。但伴隨爺爺屍體被盜、神秘少女馮寶寶的出現,他被迫卷入異人江湖,參與「羅天大醮」,探尋身世真相。

電影版【異人之下】選取的就是從漫畫開篇到「羅天大醮」之前的段落。在原作中,這是一道漫長的前菜。主要作用是交代世界背景、解釋張楚嵐和馮寶寶之間的羈絆、立好張楚嵐「不搖碧蓮」的人設,為羅天大醮的高潮做好鋪墊。

嚴格來說,這一段並沒有一個具有段落感的大高潮,所以需要改編,理出一條對路人觀眾也比較友好的故事線。

但沒想到,一番精煉濃縮之後,得到的卻是「去其精華、取其糟粕」的版本。

【一人之下】精華在哪?在於原作作者米二非常會講故事。不僅伏筆埋得精彩,而且擅於用小細節刻畫人物,群像個個精彩,動機轉折細膩合理。

至於糟粕,主要是偏於低俗的一些情節。

比如馮寶寶與張楚嵐,以主人和奴隸相稱,傳授功法叫「調教」,招式名稱堪稱春宮大全。

再比如反派「刮骨刀」夏禾,媚骨天成,功法能夠勾動人的色欲,是漫畫前期主要的桃色供貨商。但她騎乘主角爺爺屍體、大講擦邊葷話的行為,一直被粉絲詬病太過露骨和性化女性。

不過這些下三路玩笑主要集中在漫畫早期,起到一個積累人氣的效果,中後期人氣穩固後,基本就已絕跡。

而影版【異人之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刪減了大量側面刻畫人物的小細節,省出來的時間全給了並不高明的原創劇情和升級版三俗擦邊。

所有原作一筆帶過的桃色情節都被描紅加粗,以更加醜陋和低俗的形式著重呈現。

原作中,土猴子營救張楚嵐,被夏禾擊中,淫毒入體後,只是被捆起來等待毒性消退。電影中,這一幕則變成了猥瑣侏儒對女犯人狂噴熱氣,鏡頭還特意對準了那張潮紅瘋狂的臉。

張楚嵐被反派綁架,漫畫中簡簡單單捆綁,影版偏要再塞個SM口球。

胡氏父子被夏禾控制,色欲薰心,爭風吃醋。原作中的表現不過是大打出手,影版則用了大段篇幅讓父子二人套上小白裙跳起天鵝湖。

如此還嫌不夠,特意原創一段劇情,梅開二度,讓原作中地位超然的徐三徐四兄弟被夏禾控制,在父親病床前上演了一出獻媚內鬥。

結果就是,全片充斥著硬撓腳心的低階原創笑點,以及濃度過高的「性明示」,同時還沒講好故事。

刪掉大量細節後,人物自然變得單薄,失去內在邏輯,行為套路、轉折突兀。

當人物不足以支撐講完一個充實完整的故事,為了強行塑造大高潮,編劇選擇了最省事也最拙劣的方式——削弱女主。

於是原本應該吊打全場的馮寶寶變成全程一直在被吊打,最後全靠張楚嵐爆發小宇宙才得救。

給沒看過原作的朋友打個比方,這沖擊力像啥?就好比讀著讀著【盜墓筆記】,突然發現小哥弱柳扶風,全靠吳邪大殺四方。

既不尊重原作,又沒能改編得令人服氣,難怪「原著粉」痛心疾首,零基礎觀眾也沒能「上頭」。

最終豆瓣評分6.1分,涉險及格,市場也用鈔票給出了客觀評價:上映一周,票房剛剛過億。

但影片品質不佳,倒不能說是導演團隊不努力,反而可能是太努力的問題。

【異人之下】如此遇冷,制作團隊大概也始料未及,甚至有點委屈。

映前烏爾善接受采訪時表示:「接受所有漫畫迷對我的審判,但是前提是,大家一定要看了這部影片之後再審判我,千萬不要不看影片先審判,那樣可能不會很客觀。」

可見對於影片品質,烏導本身還是很自信的,可惜人民群眾的反饋並不如意。

「自信」是因為制作層面下了血本,從映前瘋狂釋出的制作花絮能看出,制作團隊對此是相當得意。

首先人物方面,盡可能還原,一方面邀請「金龜子」劉純燕、音樂人陳彼得等出演特殊角色,一面用逼真的人造義肢復刻「雷煙炮」高寧等現實中並不存在的形象。

為了讓演員更入戲,還提前搞了「異人訓練營」,對演員進行集中培訓。不光練蛇拳、八極拳各種武功,還因材施教,進行貼合人物的個性培訓。

對張楚嵐扮演者胡先煦,要求每天講一段脫口秀,培養喜劇幽默感。對馮寶寶扮演者李宛妲則要求「止語」,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就連音樂,每個人物都配了專屬的出場BGM。

其次拍攝方式上,繼續走工業化電影老路。先制作動態的分鏡動作小樣,然後根據小樣實際拍攝。

為了「追求一種漫畫的視覺感受」,拍攝方式還特意做了創新:

使用單鏡頭拍攝、不設定第二機位,很多打鬥鏡頭使用廣角拍攝,透過非常規的16、14公釐鏡頭,使影像產生透視畸變,演員動作大開大合,復刻漫畫式的廣角畫面。

為準確把握快速的鏡頭移動和幀率變化,甚至動用了數控機械臂來完成控制。

至於回憶篇中大幅使用的「AI動畫」,更是專門用了一個特輯來介紹。

據稱,這是一種從實拍轉AI的技術,先實拍,再由真人進行動畫摹片,最後進行AI風格遷移,形成風格統一的AI動畫。

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向「二維漫畫致敬」。

烏爾善表示,這個技術值得大家在影院重點關註一下:「我覺得這是對整個電影行業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術突破。」

然而,下了血本努力,並不意味著效果就一定優秀。

反而越了解幕後制作過程,走進影院後的失望越濃重:為什麽這麽努力,拍出來卻是這樣?

漫畫感有沒有不好說,銀幕上出現的,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懸浮質感,說二次元太厚重,說三次元又太輕浮。五顏六色高飽和度的特效,內建土味buff,演員刻苦訓練的紮實武功也在漫天亂飛的鏡頭下被大幅弱化。

用義肢制作的高還原度張懷義形象,全片沒有一次清晰出現在鏡頭裏,全部被回憶鏡頭制作成了色塊斑斕的AI動畫。

一人一段的BGM讓大混戰時音效亂得仿佛夜店打碟。

以至於越看越忍不住懷疑,這樣的呈現效果,真的值得演員提前半年刻苦努力嗎?

其實熟悉烏爾善的觀眾都能看出,【異人之下】完全是在復刻【封神】的成功經驗。

一樣的訓練營、一樣的義肢造型、一樣的苦練武功,一樣的拍攝流程。

這些都是【封神】成功後最為人所稱道的長處,也是烏爾善團隊引以為傲的制作心經。

就連宣發也充分吸取了【封神】時期的經驗教訓。

【封神】宣發,前期采用傳統宣發模式,沒有釋出訓練營等幕後物料,結果導致映前口碑低迷,讓自來水們痛心疾首。

【異人之下】充分吸取教訓,打映前就開始接連放出幕後花絮,持續一個月的高密度資訊轟炸,誓要讓每一個觀眾走進影院前,腦子裏都先刻上兩個字——「努力」。

然而,成也【封神】,敗也【封神】。這一回,照搬【封神】經驗的【異人之下】,又絆倒在了宣發上。

明明用的一樣的宣發策略,為何口碑截然相反?因為一個本質問題被忽略——正片本身的品質問題。

正片品質過關如【封神】,幕後的制作經驗當然會被津津樂道。但品質撐不起場面,誰還關心幕後花絮?

畢竟只有努力沒有成績,誰也上不了清華北大。

除了偶像選秀節目,沒有誰樂意單純為「努力」買單。

「努力」博不來同情和票房,反而可能進一步束縛影片。

開啟演職員表,會發現很多名字頗為熟悉。娜然、那爾那茜、李宛妲,幾個主要女性角色飾演者,都是封神訓練營的熟人。

她們和各自的角色相對匹配,但又不是絕對適配。很難說,其中沒有偏愛和私心。

電影版與劇版的馮寶寶選角

訓練營的模式,動輒占據一個青年演員最寶貴時間中的半年時光,註定了導演要對得起演員的努力。

於是【異人之下】成了一塊戲份大蛋糕,每個參加訓練營的演員都分到了平等的一份。有戲份的照常拍,沒戲份的也能創造戲份。原作出場較少的夏禾、柳妍妍都獲得了單獨的原創劇情,

最後的大決戰更是直接漫威式端水,人手一輪露臉機會。

只苦了原作主線劇情,一番分割下,更加支離破碎。

電影版與劇版的風莎燕選角

所以說,【異人之下】爆冷,雖說有些意外,但也合情合理。說到底,導演還是困在【封神】之中。

可為什麽【封神】中行之有效的一套制作策略在【異人之下】卻失效了呢?

或許是因為,【異人之下】並沒能真正理解漫改。

這是「漫畫帶給電影的一種新的電影語言」。

形容【異人之下】的拍攝風格時,烏爾善如此說道。

在已釋出的制作特輯中可以看出,他下了很大功夫去塑造一種漫畫式的電影質感。

然而,如果觀眾觀看漫改電影追求的是漫畫質感,為什麽不直接看漫畫了事?

說到底,觀眾並不需要電影模仿的漫畫質感。

更何況,AI動畫也談不上漫畫感——動漫讀者是對畫風最為敏感的人群,AI作畫偏偏是最缺乏風格的一類。

一味追求「形似」正是【異人之下】最大的誤區。

極具風格的畫風丨【蜘蛛人:縱橫宇宙】

反觀市面上成功的漫改作品,幾乎都是「神似」而非「形似」。

真的追求形似,按照漫畫畫風,恐怕還真沒幾個演員遭得住這份折騰。

正如我們在上一篇牛郎文章中所介紹的,漫畫質感進入三次元,通常都是一場審美災難。

再帥的一張臉,配上一比一還原的漫畫發型,都可能姿色大減。

影片中最受詬病的小師叔張靈玉,一張鼠形鼠像的長臉,端一副絕世帥哥的清冷高貴,每次出場都醜得人想直接閉眼。

不過扮演者鄔家楷其實並不難看,日常也是帥哥一枚。毀就毀在了「漫畫質感」。

而很多成功的漫改作品,觀眾甚至意識不到它的根腳。

譬如【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滿滿紮實的三次元日常感。

早年間的【流星花園】【粉紅女郎】【風雲雄霸天下】,也是神似勝於形似。

【快把我哥帶走】【滾蛋吧!腫瘤君】,都是漫畫改編。

近幾年豆瓣評分最高的【棋魂】更是大改特改,把日本背景改到了中國,主角小學生改成了中學生,加入很多本地特色的原創橋段,依舊斬獲8.6分高分。

因為殼子雖然變了,「神」卻沒變。小光與佐為的羈絆依舊濃烈,棋人對圍棋的熱愛始終如一,而這才是【棋魂】感動無數讀者的靈魂。

很遺憾,【異人之下】在追求「形似」中,沒能守住「神似」的根本。

它就像一個努力理解孩子的家長,刻苦研讀三本【蠟筆小新】後,自信滿滿地走進了漫展會場。

全片充斥著對二次元的膚淺理解與刻板印象。

原作中探尋自我與成長的主線被簡化為古早言情劇般的蹩腳誤會和英雄救美。

趕屍人柳妍妍的叛逆,被外化為梳臟辮、叼奶嘴,畫濃濃的煙熏妝。

整部影片填滿說唱、騷話、街舞、色情等看似年輕時尚的元素,殊不知這可能不是「年輕」,而是「被以為的年輕」。

相較之下,反而是同檔期非漫改的【從21世紀安全撤離】更有「漫畫氣質」。

無厘頭的熱血與青澀的單純,才是動漫讀者更熟悉的青春。

漫畫作品中真正稀有的,還是漫畫獨有的故事。那些放在正經影視劇中或許有些中二的台詞,只有在漫畫中才不再違和,熱血橋段也因漫畫而得以成立。

這些獨特之處組成的「漫畫氣質」脫胎於世俗之中,但又比現實更加輕盈,帶著少年人的輕狂與自信,相信世上無難事,相信明天可以被改變。

而這,才是好故事稀缺的當下,最值得被保留的東西。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