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漫

鳥山明【龍珠】裏的美景,是桂林山水嗎?

2024-03-19動漫

↑【龍珠】動畫裏的山水。 (資料圖片)

↑【龍珠】漫畫裏的場景。(資料圖片)

長篇漫畫【龍珠】的作者、日本漫畫家鳥山明日前因病去世。3月8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日本漫畫家鳥山明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肯定了他創作的作品對中日文化交流和兩國友好事業起到的作用,也對他宣傳中國文化的力度高度贊揚。
鳥山明的代表作【龍珠】風靡全球,一時間,這部作品再次受到大量關註。不少網友認為,這部漫畫以及衍生品中能看到「桂林山水的影子」。網友們還發現,鳥山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自己來過桂林采風。
近日,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也在其官方視訊帳號上分享了一條題為【鳥山明作品<龍珠>充滿桂林山水元素】的視訊。


不少桂林人的童年記憶被喚醒
2024年3月1日,長篇漫畫【龍珠】的作者、日本漫畫家鳥山明因病去世,享年68歲。3月8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毛寧對日本漫畫家鳥山明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肯定了他創作的作品對中日文化交流和兩國友好事業起到的作用,也對他宣傳中國文化的力度高度贊揚。
據公開的資料顯示,【龍珠】1984年起在漫畫期刊上連載,累計發行量超過2.6億冊,後被改編成動畫片、電影等衍生作品,風靡全球。而在中國,它也成為了不少「70後」、「80後」無可替代的童年回憶,哪怕不是動漫迷,很多人也能對「孫悟空」、「龜仙人」、「賽亞人」、「貝吉塔」這些角色感到耳熟。
家住疊彩區的市民董元澤說,自己一直有一個【龍珠】情結。「記得差不多30年前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我在同學家看到了一本【龍珠】,從此就一直追看。那是我接觸的第一本漫畫書,從小到大,我都十分喜歡這部作品。」
網友「超級賽亞豬」是市內一家健身房的教練,從這個網名可以看出,他也是一個【龍珠】迷。他說,【龍珠】裏充滿著不斷突破自己的正能量,在自己小時候看到【龍珠】後,就無數次幻想自己透過鍛煉不斷變強,從而保護身邊人,而這樣的想法直到現在還影響著他。
在得知鳥山明去世後,許多市民在朋友圈裏分享他們的關於【龍珠】的收藏,從珍貴的老漫畫書到各種龍珠周邊商品。


【龍珠】與桂林讀者的不解之緣
其實,【龍珠】與中國讀者也有著不解之緣。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龍珠】裏使用了大量中國文化元素,這個源流,從【龍珠】醞釀誕生的過程中就能看出:「鳥山明選取了【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作為男主角,將香港電影中常見的一些身穿馬褂的形象改編成動漫中的武士和大師形象,此外,他也把自己的偶像成龍的性格附加在主角‘孫悟空’的身上,設計出了一套‘集齊七顆龍珠’的冒險故事。」
而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本地網友在回顧【龍珠】漫畫時,發現【龍珠】裏描繪的山水美景,與桂林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如出一轍。
市民周女士說:「小時候看漫畫時,覺得漫畫裏的山水十分熟悉。如今自己長大了、閱歷豐富了,才意識到漫畫裏的場景與桂林山水十分相像。」
網友們進而還找到了不少鳥山明與桂林結緣的「線索」:在【龍珠】的發行、版權方——日本集英社發表的官方設定集【龍珠超30周年紀念】中,收錄了鳥山明先生生前接受采訪的內容。在采訪中鳥山明提到,當時他很喜歡中國文化,希望在漫畫中呈現具有中國地貌特色的場景,主要參考物件就是上世紀80年代采風期間到過的廣西桂林和雲南石林。
資深龍珠迷阿智早前在桂林旅遊學院讀書。阿智告訴記者:「鳥山明結合在桂林等地采集到的素材,繪出了孫悟空家鄉‘包子山’的場景,這一觀點在‘龍珠圈’得到廣泛認可。」阿智說,曾帶過幾位來自美國、法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朋友到桂林玩,會驕傲地向他們介紹:「這裏是【龍珠】孫悟空的家鄉。」


文旅部門
分享視訊【<龍珠>充滿桂林山水元素】

近日,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在其官方視訊帳號分享了一條題為【鳥山明作品<龍珠>充滿桂林山水元素】的視訊。視訊介紹了鳥山明先生曾到訪桂林,並從桂林的自然美景中汲取靈感的經歷。
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註意到了網友們熱烈討論【龍珠】與桂林山水之間的聯系,在整理了網友發出的資訊後,他們將鳥山明先生在創作【龍珠】之前曾來桂林采風一事進行了整理,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桂林山水的獨特魅力,感受【龍珠】奇幻世界與桂林的奇妙緣分。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桂林網友發表了對此事的感想。有網友說:「這就是【龍珠】奇幻世界和桂林的緣分,【龍珠】陪伴了無數人的童年,影響是世界級的,感謝鳥山明先生的創作,也為家鄉桂林的美景自豪。」
還有網友說,鳥山明先生將桂林的山水融進【龍珠】裏,創造出【龍珠】中令人難忘的場景,也一定程度上讓桂林的美傳播到了全世界。這樣的曝光度和美譽度是給桂林的一份無可替代的「禮物」。
記者註意到,桂林獨特的山水元素已經多次被搬上電影、電視劇、漫畫或者遊戲,從而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目光,也承載著眾多創作的靈感和美好情感,這不僅值得桂林人驕傲,更是桂林向外界推廣家鄉美景的良好契機。

來源:桂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