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漫

晶報特別報道│深圳:cosplay群像與動漫產業「土壤」

2024-05-15動漫

「五一」假期,深圳會展中心9號館,藍色長假發,白襯衫配黑褲子黑馬甲的朵拉(化名)遠遠地朝記者揮手示意,走近時驚覺,她居然這麽高!大概從記者臉上看出了疑惑的表情,朵拉把腳往前一伸,「鞋子是厚底的,我還在裏面加了增高墊,嘿嘿!」場館內,裝扮各異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幾乎都頂著一頭絢麗的假發,妝容精致,服裝道具一應俱全,看起來宛若行走的卡通和遊戲人物。沒錯,這就是熱愛二次元的年輕coser,他們參加的正是粵港澳大灣區以漫畫為主題的「首屆深圳漫畫節」。走在他們中間,記者不由得想到去年那部電影——【涉過憤怒的海】,片中李苗苗就是一個狂熱coser,他透過cos烏爾奇奧拉這個角色找到同類,感受到短暫的滿足。現實中,因為在原生家庭中缺失愛,他骨子裏孤獨又自卑,暴力和冷血。

在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學生已逐漸成為二次元主力軍,對他們來說,cosplay就像敏感青春期的避風港,能在沈重的學業壓力之余,帶來一點內心的激動和愉悅,以及「抱團取暖」的某種安全感。5月3日這天,記者在朵拉的講述中,試圖去理解這個群體。

▲朵拉在進行妝造。李岷/圖

「cosplay就像一場文藝復興」

在深圳讀初一的朵拉是和好朋友小安一起來漫畫節的,「五一」之前聯系的時候,她正忙著備考,回復記者「5月2號下午或晚上才能確定(采訪)時間。不過,我們會逛很久,你要不要等我們快結束了再來?」進入初中階段,朵拉的功課明顯比小學時期多了,考試也是常態,今年深圳舉辦的漫展,她只抽空參加了兩場。在她眼中,如今日益火爆的cosplay就像一場「文藝復興」。「2008年左右,殺馬特造型開始在中國流行,當時的年輕人就是染著五顏六色的長發,化很濃的妝,穿一些個性服裝和很誇張的配飾,和現在的cosplay某些地方很相似。」朵拉說。

如今,很大一部份青少年喜歡cosplay主要是因為非常喜愛自己cos的人物角色,而這些人物角色大都是來自於動漫或者遊戲中的二次元人物,青少年透過網路渠道購買角色的服裝,然後在漫展中把cos形象展現給眾人。

朵拉在這次漫畫節上cos的凱亞,是遊戲【原神】中的4星冰系角色。凱亞是男性,「所以我要盡量顯得高一點!」反串的朵拉解釋,記者恍然明白了鞋子的奧秘。

▲5月3日,首屆深圳漫畫節現場。李岷/圖

5月3日這天,朵拉七點就起床了,約上小安早早來到會展中心。化妝造型區域,網上提前約好的「妝娘」已在等著她們了。九點多,朵拉開始「裝扮」起來。由於這次cos的凱亞是黑皮膚,朵拉還自備了深色粉底液,為了保證整體性,除了臉部,她連胳膊也塗黑了。

市場調查顯示,喜歡去漫展玩cosplay的人群當中,25歲以下的占比接近90%。這其中,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年齡段普遍偏低。作為學生,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參與cosplay,而隨著年齡增加,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少了,有些人也不願意花太多精力實際cos某個角色了,這也是很多成年人喜歡逛漫展,但去cosplay的比例卻很低的原因之一。

「很幸運,家裏支持我」

就在朵拉和小安忙著妝造的時候,記者發現,朵拉的媽媽和姐姐作為「後援團」也在現場,媽媽負責提提建議,姐姐則忙不叠地幫拍照、錄視訊。

「通常父母好像都不太喜歡孩子玩cosplay,你家氣氛真好,家人還陪你一起來。」記者笑著說。「對,我真的特別幸福」,朵拉做了個鬼臉。有些家庭家長允許孩子接觸遊戲、參加cosplay,支持孩子的愛好,有些家長也會參與其中,共同體驗二次元文化;而有些家庭,是家長不允許孩子玩cosplay,孩子偷偷喜歡,有些還會引發親子矛盾。

朵拉在班裏的成績一直比較穩定,屬於「學霸」人設。五年級的時候她無意中刷到一些關於cosplay的視訊,看著裏面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學生打扮得十分與眾不同,她突然有點好奇。因為家長允許在完成作業之後,休息的時候玩會兒遊戲,朵拉每周大概有五六個小時可以自由「沖浪」,於是她開始研究cosplay。「買服裝和道具,還有做造型,這些費用不小吧?也是家長買單嗎?」記者好奇。「我參加漫展也不是每次都出cos,這次的凱亞,全部花費加起來大概1200元左右,這還不算貴的,如果對服裝精致度要求高,希望化妝品品質更好的話,得花兩三千元。這次一部份費用是我用壓歲錢買單,化妝品和美瞳是姐姐贊助的。」

朵拉踐行著如今網上流行的「該省省,該花花」的消費模式,自備了水和食物。「逛展挺累的,中間出來吃飯的話,門票就作廢了,我們就自己帶一些。」朵拉說。

據悉,這屆展會匯集了國內多家頭部漫畫社及漫畫平台,包括幕星社、快看漫畫、華文天下、少年繪、天聞角川、迷你世界等。【偷偷藏不住】【人魚陷落】【難哄】【藍色禁區】【快把我哥帶走】等多款爆品亮相,帶領觀眾感受最前沿的漫畫文化潮流。

大約花了一個半小時,朵拉的造型終於完成。她和小安迫不及待地湧入人群,開始了「集郵」之旅。

cosplay,從「喜歡你」到「成為你」

市場調研機構艾瑞咨詢在【中國二次元行業報告】中指出,二次元主要包括動畫(非低幼)、漫畫、輕小說、遊戲等4個方面。其中,二次元服裝是指以動漫、遊戲等二次元文化為靈感的服裝產品,包括cosplay服裝、IP授權聯名服裝、漢服、羅莉塔、JK制服等。隨著二次元文化的普及和年輕人的消費升級,二次元服裝行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

作為一種全新的文化符號,所有的cosplay都是從對某個角色的喜愛開始的,cosplay本質上是一種粉絲行為,是向虛擬偶像們的致敬。

南開大學李沁鍇博士曾這樣解讀cosplay文化:cosplay的參與者首先是動漫愛好者,當對動漫作品的熱愛之情無法透過閱讀、觀看與臨摹等方式來滿足時,coser會以更加傳情達意的方式破除其與動漫之間現實與虛幻的藩籬,表達他們對動漫的摯愛,cosplay行為就這樣被激發了。

「二次元可以說是一種舶來品,是對一種階段性文化現象的描述。」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說。所謂二次元,是指依靠網路聚集並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動漫愛好者群體,其本身帶有現實與非現實的內容。孫立軍認為,世界動畫大國首推美國和日本,而兩國的動畫作品風格也有所不同。當【灌籃高手】【美女與野獸】等作品走入中國,人們忽然發現動畫不僅僅是學齡前兒童的專利,高中生、成年人都找到了適合自己口味的作品。2012年,文化部釋出了【「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這是動漫產業首次進行單列規劃,意義非凡。政策的不斷完善,也讓二次元產業在中國有了發展的機會,慢慢變成了一種產業。

當記者問及朵拉的母親,怎麽看待女兒喜愛cosplay這件事時,這位爽朗的媽媽表示:與其反對孩子參加漫展,阻攔她的興趣愛好,不如多關註她的心理變化,搞明白cosplay究竟能為孩子帶來什麽?

「孩子學習壓力大,喜歡二次元是他們的某種出口。充滿未知的虛擬世界會激發青春期孩子強烈的探索欲,讓他們對於這個世界充滿好奇,這其實並不可怕。孩子喜歡特定的角色,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在這些角色中的影子,或者渴望擁有這些角色的某些特質。透過二次元世界,他們能夠得到一種身份認同和滿足感。作為家長,要和孩子多交流,幫他們分辨,同時守好底線,二次元裏有一些不好的內容,要告訴孩子不要接觸和沈迷其中。」正說著,微信上朵拉傳來幾張照片和媽媽分享,「看,都是她‘集郵’的成果,等會兒估計又要發朋友圈了。」

深圳動漫「土壤」豐厚

深圳這座充滿朝氣的城市,動漫文創產品早已成為年輕人的生活需要、審美需求,經濟的發展也帶動「動漫」落地生根、繁榮壯大。

深圳動漫產業起步較早,早在1985年,中國首家港資動畫企業翡翠動畫設計公司在深圳成立,深圳動漫產業以此發端,太平洋、彩菱、朝日等港資、外資企業相繼落戶深圳,專事國外動漫加工制作。彼時,深圳參與了【獅子王】【人猿泰山】【花木蘭】等國際動畫大片的加工制作,培訓並吸引了大量動畫從業人員,在十幾年的加工史中,成為「世界動漫制作加工基地」。

▲深圳動漫節,柴郡coser被圍觀拍攝。 視覺中國供圖

隨著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2006年深圳動漫基地建成,開始集群式發展。動漫企業紛紛進行動漫原創,由於新一代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更加自信和認同,國潮文化也隨之興起。深圳華強數位動漫有限公司在2012年打造了風靡全國的動畫片【熊出沒】,並獲得中國動畫美猴獎、中宣部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22年,由深圳奇策叠出文化創意公司獨家版權方出品的「我不是胖虎」系列卡通形象,正式對外釋出,僅在春節期間的表情包就有600萬次以上的下載量,2億次以上的使用量。

深圳有著豐厚的動漫土壤,在這片土壤中,cosplay群體的茁壯成長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事實上,cosplay從最初就是一種商業化行為。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迪士尼樂園,為了吸引遊客目光,工作人員穿上迪士尼角色的卡通服裝,cosplay文化就此誕生。

如今,cosplay不僅催生出大量的個人化消費,還能夠衍生出新的職業。以cosplay作為職業的不僅是職業coser,還有cosplay雜誌編輯、cosplay專業化妝師、造型師和武器制作師等。對於越來越多喜愛cosplay文化的年輕人來說,cosplay在未來不僅是愛好,還可以是一份值得熱愛的事業。

「別看漫展上的人都打扮得奇奇怪怪,其實大家特別友善,這也是我喜歡來漫展的原因之一,每次都很開心!」下午五點多,過足癮的朵拉既疲憊又興奮,卸了妝,她把藍色假發小心翼翼套在模型頭上,一路抱著,跟記者繼續邊走邊聊。從酷酷的凱亞切換到現實中的她,那一瞬間讓人覺得,青春就是超自信、夠直接、做自己!

來源│晶報APP

記者:李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