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漫

再見了,鳥山明!看【龍珠】的日子,如孫悟空一般純粹

2024-03-11動漫

當地時間3月8日,日本集英社釋出訊息,【龍珠】【阿拉蕾】等經典作品的創作者、日本著名漫畫家鳥山明因急性硬腦膜下血腫已於3月1日去世,享年68歲。

右圖為日本漫畫家鳥山明(1955-2024)。左圖為鳥山明的漫畫代表作品【龍珠】第一卷單行本封面。

作為日本漫畫文化的代表之一,鳥山明的影響力遠遠超越了日本本土。過去的這幾天裏,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在社交媒體上集體緬懷這位為文化交流做出傑出貢獻的漫畫家,其中包括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巴西副總統傑拉爾多·艾爾克明等政要。中國外交部發聲,對鳥山明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並表示他的作品在中國也深受歡迎。

鳥山明最為人們熟知的作品是【龍珠】。這部從1984年連載至1995年的作品僅僅在日本就售出了1.595億本的單行本,是有史以來銷量最高的漫畫系列之一。此後,漫畫和東映動畫公司合作改編的動畫系列更是保持了平均接近20%的收視率,這部作品也自此在全世界家喻戶曉。

動畫的熱播,加之此後包括電影、電子遊戲等一系列文化衍生產品的繁榮,讓【龍珠】成為如今依然炙手可熱的大IP。在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上,【龍珠】的主角孫悟空被選為吉祥物之一,國際奧委會表示,孫悟空很好地體現了「不斷自我完善」的奧運精神。

對於鳥山明來說,這種全球性的成功或許十分意外。在采訪中,他曾說,自己創作這個系列,起初只是「為了取悅日本的男孩」。在創作【龍珠】前,鳥山明的作品以搞怪、幽默、乃至於惡趣味的風格見長。明確表示自己「不擅長創作動作漫畫」的他,卻創造出了跨越文化隔閡,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深深認同的動作人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現代格鬥類動畫作品的諸多核心元素。

「一股強大的氣消失了」,得知鳥山明逝世後,有中國網友在相關的悼念文章下用【龍珠】中的台詞如此留言。對於成長於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一批中國觀眾來說,開啟電視機,看一個與【西遊記】主人公同名的「小矮墩」四處奔走尋找龍珠的故事,是當年放學最大的期待之一。孫悟空、短笛、布爾瑪、貝吉塔...這些寄托鳥山明無限心血的人物,不僅存在於黑白線條勾勒的紙頁上,也是每個人心中童年真實存在的夥伴。

夏威夷與龜派氣功:

【龍珠】的各種離奇「梗」

因為好友庫林被弗利薩所殺,孫悟空暴走成為「超級賽亞人」;在孫悟空戰死後,兒子孫悟飯絕境逢生,力克強敵沙魯;集結全宇宙的力量,孫悟空向魔人布歐擲出元氣彈....活在人們心中的【龍珠】名場面實在太多,很難數得完。

【龍珠】漫畫。

而在中文互聯網上,即便你沒有看過【龍珠】,對「戰五渣」(賽亞人戰力顯視器中顯示戰力僅為5,形容「弱」)、「自古對波左邊輸」(人物對打互相發「波」,站左位的人一般都會輸)、「集齊龍珠召喚神龍」等迷因應該也知曉一二。

對於歐美觀眾來說,【龍珠】也可能是很多人對於日本少年漫畫接受的啟蒙。從1996年【龍珠Z】首登美國的卡通頻道,觀眾們便被這個簡單卻熱血的故事深深吸引。【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報道還指出,【龍珠Z】對美國觀眾還有另一重特別的意義,即在Netflix(奈飛)等開始流行之前,它讓觀眾們提前習慣了一種以單元連續劇的形式呈現的流行文化——當然,這也是【龍珠】曾為人詬病的地方,以現在高速的觀劇習慣來看,動輒上百集的「弗利薩篇」、「沙魯篇」可能並不能被稱作「單元」。【洛杉磯時報】去年的一篇文章更是有趣,拉丁裔的作者稱對於拉美文化來說,【龍珠】的主人公孫悟空可以被稱作一位「聖人」。

【龍珠Z】海報。

盡管日本是公認的動漫文化輸出強國,像【龍珠】這樣迅速俘獲如此驚人數量、文化背景不同的觀眾也實屬難得。【龍珠】創造了非常多普遍存在於各個國家格鬥動漫作品中的標誌性符號——比如「發波」。在劇情中,「龜派氣功波」是主角孫悟空等人最具代表性的技能。這一雙手張開,掌心相接,經過一個向身後蓄力的過程再向前推出的動作,幾乎成為各種動漫、遊戲中格鬥類主角使用「波」這種招式的標準姿勢(比較典型的如電子遊戲【街頭霸王2】)。

【龍珠】漫畫。

「龜派氣功」的英文名字是「Kame Hame Ha」,曾一度有網友認為,這個名字的靈感源自夏威夷王國的開創者卡美哈梅哈一世——如果聯想到小悟空的師傅龜仙人居住的那幢頗具夏威夷風情的海島小屋,這種看似有點離譜的推測好像真還有了那麽些道理。不過,鳥山明也在采訪中提到,他希望堅持將這個招式的名字以「Kame-」開頭,保持與其發明者龜仙人(Kame Sennin)的關系,和夏威夷國王並無關系。

這種對【龍珠】情節的文化背景溯源比比皆是,比如,有文章就認為短笛大魔王訓練孫悟飯的劇情是【倚天屠龍記】的翻版——一個反派被英雄擊敗,但迫於形勢訓練英雄的兒子。而孫悟空和貝吉塔的關系原型則被理解為出自【射雕英雄傳】。這些分析大多都沒有被證實,但可能從一個側面顯現出【龍珠】非常獨特的魅力——它雜糅了不同的文化傳統,又重組了它們。

劇場版【龍珠超:超級人造人】(2022)劇照。

用調侃調和文化:

【龍珠】為何如此受歡迎?

這些天,【火影忍者】的作者岸本齊史、【海賊王】的作者尾田榮一郎陸續發文表達【龍珠】對自己作品的深遠影響。與他們一樣,鳥山明也多次提及【阿特曼】、【卡美拉】等作品對他的影響。而對於【龍珠】的創生,他則特別提到成龍的電影【醉拳】對其中很多動作設計的啟發。在創作【龍珠Z】最負盛名的「弗利薩篇」時,鳥山明愛上了【異形】系列,於是,孫悟空一行前往納美克星與各種奇形怪狀的外星戰隊搏鬥的故事上演——觀眾們很容易能從【龍珠】不同時期的風格中看到鳥山明正在接受的文化影響。

【龍珠】動畫中致敬成龍和電影【醉拳】的片段。

鳥山明逝世後,成龍發文悼念:「感謝你創造了那麽多經典作品,它們會永遠與世界同在,走好。」圖片來源:成龍微博

1984年11月,在【龍珠】剛開始連載時,觀眾的反饋由高走低。鳥山明當時的編輯鳥嶋和彥認為,主角孫悟空的角色缺乏「核心魅力」。經過商討,兩人希望塑造一個「持續而純粹地追求力量」的角色,這種修改最終使得觀眾的反饋反彈,並讓【龍珠】正式成為【少年Jump】周刊那一時期的標誌性作品。

這一「武力增值」的設定類似於現在觀眾熟知的「打怪升級」,其核心劇情之一是主角對「氣」的掌握不斷升級。除了「孫悟空」、「牛魔王」、「天津飯」等明顯取材於【西遊記】和中國文化的名字,「氣」可能是【龍珠】對中國文化最明顯的融合。按照小野澤精一在【氣的思想】中的總結,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氣」既有宏觀的「道」層面的意義,又有諸如「養浩然之氣」等「術」層面的意涵。從繼承上,【龍珠】對「氣」的刻畫是生動甚至準確的:從孫悟飯教孫悟天「練氣」,到孫悟空施展元氣彈時向地球乃至宇宙「借氣」,「氣」的玄妙與豐富被用一種極具視覺張力的方式呈現。

鳥山明曾在采訪中表示,「氣」是中國自古以來就被使用的概念,「但它被認為是無形的,在漫畫中,為了讓其更容易被讀者理解,我希望賦予它一個具象化的形狀,這是龜派氣功的一個來歷」。類似對不同文化、不同傳統的吸收與再造還體現在其他很多的設定中。這種特點甚至讓【龍珠】成為了許多文化研究學者重點解讀的材料。比如,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的學者洛佩茲(Xavier Mínguez-López)就認為,以中國文化為例,【龍珠】融合了很多元素,但對其進行了一些改造。例如,龜仙人在故事設定裏比較接近玄奘這種高僧,但鳥山明卻將其去崇高化,打造成武功高強卻好美色的角色,他不斷囑咐徒弟,「你必須好好工作,也必須好好吃飯,好好玩耍」。

【氣的思想】,作者: [日]小野澤精一 等,譯者: 李慶,上海書店出版社 2023年5月。

洛佩茲指出,鳥山明可能無意中完成了現代流行文化中最具創造力的一種互文。「和宮崎駿等創作者對文化來源的虔敬姿態相比,鳥山明與這些文化保持著距離」,他借用不同的文化傳統,用一種在【阿拉蕾】中已經成熟的幽默、調侃的方式重新塑造新的角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既能從中尋找到自己熟悉的元素,同時又能看到創造力。在一個社交媒體時代,這種創造力也意外賦予了各種【龍珠】式網路迷因蓬勃生長的土壤。

「人們不需要從

【龍珠】中學到任何東西」

如今,【龍珠】已經被視作「熱血少年漫」的標誌之一。這種誕生於日本戰後的一種漫畫型別常常有著看起來最簡單直白的故事,但卻能給予人最純粹的快樂和熱情。少年漫畫的受眾很多是日本的成年男性,這種對兒時簡單故事的迷戀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對現實責任的逃避。但正如雜誌【少年跳躍】的編輯後藤廣喜1991年接受采訪時說的那樣,「少年漫」最重要的一點是給人們展示一種積極的信念:只要你努力工作,就能有所成就。這道理樸素卻理想化,可它就是能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兒童和成人——對於努力走出日本戰後經濟蕭條期的人們來說,更是如此。正如英國漫畫學者保羅·格拉維特所說,「少年漫畫中的‘少’和‘年’並不指年齡,而意味著‘純潔的心靈’」。

【龍珠】的純粹是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氣質。在今天這樣一個鼓吹解構、「反英雄」比「英雄」更流行的年代,作為一個純粹到缺乏任何一點「反骨」的正派,很難想象孫悟空還能受到如此的歡迎。在設定上,出身戰鬥民族賽亞人的孫悟空繼承了好鬥嗜殺的本性,但在被送往地球時由於頭部受傷,他的成長軌跡堪稱朝著「聖人」的形象一路狂奔——也難怪拉丁美洲的作者會將其稱為某種動畫世界裏的「神明」。近些年來,一種被稱為「悟空主義」(Gokunism)的網路宗教興起,「信眾」將極致善良的孫悟空視為他們日常生活的道德榜樣。

在國外的互聯網問答社群Quora上曾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和貝吉塔相比,孫悟空真能稱得上英雄嗎?這個問題就像是在問哈瑞·波特的粉絲,被強加宿命的哈瑞·波特和經過自由意誌選擇最終克服恐懼的納威誰更勇敢一樣。無疑,在一個後現代的語境中詮釋人性,一種道德完滿的理想主義遠不如強調復雜的現實主義更具說服力。很多人認為,孫悟空頭部受傷換來的善良需要被打上折扣,而他一心比武、不求殺戮的追求固然「純粹」,卻也因為在魔人布歐戰役中帶來波及無辜的傷亡而難言正義。

【龍珠超】動畫。

其實,鳥山明也從未說過自己想要塑造一個「英雄」。在與孫悟空的配音演員野澤雅子的一次對談中,他說自己只是希望創造一個「純粹的人」。「很難說孫悟空是一個無私或者道德高尚的人。我能確定的是,他只是一心想變得比以前強大,以至於會讓人覺得,沒有人比他純粹和真誠」。

這也是鳥山明創作【龍珠】的核心觀念。【龍珠】的「戰力系統」給予了許多人的童年深深的震撼,貫穿整個畫面的光波、動輒毀天滅地的招式,甚至讓地球都不知灰飛煙滅了多少次。這種近乎鋪張的武力描繪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美學。這也引來了一些批評,鳥山明也坦然承認了這點。「我不希望【龍珠】徹底變成戰鬥片,不想讓它失去歡樂精神」。在2015年播出的【龍珠超】中,觀眾們明顯地發現比起戰力,它更加註重對角色日常生活的輕松刻畫。

【龍珠:大魔(DAIMA)】(2024)劇照。在即將於今年秋季上映的【龍珠】系列新動畫【龍珠:大魔(DAIMA)】的預告片中,悟空等角色都以兒童形態出現。

歸根結底,鳥山明最喜歡的是「畫愚蠢、荒謬的喜劇」,是那種能用最純粹和簡單的方式讓每一個人開懷大笑的東西。【龍珠】奉行有驚無險的哲學,這是一個本質上低風險的世界。孫悟空曾戰死過很多次,但當觀眾看到五彩斑斕的地府和天庭,不會因此墮入情緒的灰暗——更何況,可以許願的龍珠的存在永遠讓人保有希望。鳥山明曾經很認真地說,「人們並不需要從【龍珠】裏學到任何東西」。

在【龍珠GT】的結尾,孫悟空被最終反派一星龍致命一擊,最終他再度站起,反敗為勝。孫悟空「解甲歸田」,與神龍一同消失。在動畫迷中,很多人爭論此時孫悟空是否已經死去。但【龍珠】的粉絲或許都願意選擇相信他仍舊活著。因為,【龍珠】吸引不分年齡、不分國籍的觀眾真正的秘密或許就是,不管歲月會給人性鍍上怎樣的滄桑,每個人都願意在心中為純粹與真誠的人性保留一片烏托邦。看【龍珠】的日子,就如孫悟空一般純粹。

參考資料:

1.Folktales and Other References in Toriyama’s Dragon Ball,Xavier Mínguez-López,Anim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9(1). 2014

2. Even Dragon Ball Z’s Evilest Villain Knows Goku Was Never a Real Hero

3. Akira Toriyama laid the bedrock of modern action storytelling

4. With Goku, Akira Toriyama Created a Hero Who Crossed Generations and Continents

5. The legacy of Akira Toriyama and the Saiyan Philosophy

6. "We Would Lose Dragon Ball’s Spirit" Dragon Ball's Creator Agrees With a Big Series Criticism

7. Gokuism: The anime 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