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有趣過暑假 · 04】
8月,香港首對熊貓雙胞胎誕生,旅德大熊貓生下雙胞胎,近兩月不少熊貓在過生日……為何熊貓總在夏天出生?熊貓生雙胞胎很常見嗎?揭秘國寶生娃的那些趣事。
總在夏天紮堆過生日
這個夏天,國寶忙著生娃和過生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8月15日公布,雌性大熊貓「盈盈」經過近5個月孕育期,於當日淩晨誕下一對龍鳳胎。當地時間8月23日,德國柏林動物園在官網釋出公告稱,旅居柏林的中國大熊貓「夢夢」於22日在柏林動物園順利產下雙胞胎。喀秋莎、青花、青露等大熊貓也在8月過生日。
中央政府贈予香港的大熊貓盈盈8月15日淩晨誕下一對龍鳳胎。來源:香港海洋公園
從6月份開始,胖乎乎圓滾滾的國寶們陸陸續續開始過生日:星星、辰辰6月10日生日,績美、績蘭、皓月生日都在6月27日,7月20日是福寶的4歲生日,萌蘭、和花、和葉、渝可、渝愛、飛雲生日也在7月。
7月4日,「和花」「和葉」迎來4歲生日!天氣炎熱,飼養員在空調房裏給姐妹倆準備了美味的生日大餐。來源:iPanda頻道視訊截圖
為什麽大熊貓的生日幾乎都是集中在6月到9月呢?這是因為大熊貓的繁殖期極為短暫且高度集中,它們往往在每年的2月到5月進入發情期,成功懷孕的雌性大熊貓一般會在當年的7月到9月間產崽,所以大熊貓的生日多數都在這個時間段。
懷孕時間甚至相差八個月
大熊貓一年只有一次發情期,排卵時間為1至3天。大熊貓的孕期長短不一,受孕後不同的雌性大熊貓懷孕周期在72天到324天不等,最長時間可相差八個月,其孕期會受到周圍環境條件和自身激素變化的影響。
這是2024年8月15日在俄羅斯莫斯科動物園拍攝的大熊貓「喀秋莎」(左)和媽媽「丁丁」。首只在俄羅斯出生的大熊貓「喀秋莎」8月24日在莫斯科動物園迎來周歲生日。新華社供圖
大熊貓孕期長短相差如此之大,目前的推測是與胚胎延遲著床或胚胎滯育有關。在大熊貓受孕後,受精卵會選擇進入睡眠狀態或者到處遊離,等到分娩前一個月左右才會著床,這種現象叫胚胎「延遲著床」。胚胎「延遲著床」可以自動調節妊娠期長短,讓幼崽在外部環境適宜或母體營養充足的情況下出生,從而提高熊貓寶寶的存活率。
目前,孕期最長的大熊貓是吉妮,它的孕期長達324天,是圈養條件下大熊貓的首例。熊貓的孕期一般是130天左右,最多不會超過160天。1993年出生於北京動物園的吉妮, 「出嫁」到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這次產仔吉妮創下了妊娠期最長、春季產仔等多項紀錄。
大熊貓懷孕「真假難辨」
熊貓假孕時不僅行為和真孕一樣,連孕激素濃度也會提高,從表象來看與真正懷孕幾乎沒有差異。一般大熊貓假孕時間持續1-2個月,長的能達到半年以上。有時甚至只能在大熊貓生產前一兩天,才能夠斷定懷孕的真假。
大熊貓「愛浜」曾在2014年因為假孕而備受關註。2014年7月,愛浜開始出現減食、運動量減少、體內孕激素上升等待產征兆,被列入當年待產大熊貓名單,同時被選為「全球首次大熊貓產仔直播」活動的主角,卻在8月被成都基地確認屬假孕,它因此被稱為「假孕公主」。
被稱為「假孕公主」的大熊貓「愛浜」。來源:成都熊貓基地
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裏的雙胞胎姐妹花大熊貓「和和」「九九」也出現過假孕現象。剛過完4周歲生日的兩小只突然食欲不振,吃飯像開了慢動作,平日裏打打鬧鬧的兩姐妹格外安靜,任遊人熱情呼喚,都只各自趴著發呆思考「熊生」。
為何判斷大熊貓懷孕那麽難?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獸醫曹傑介紹,「因為大熊貓體型比較大,而腹中胎兒太小,很難用超音波觀察到。另外,透過激素水平作為大熊貓是否懷孕的檢測指標也不夠可靠。」曹傑表示,即使是配種後的熊貓,也可能沒真懷孕,因為大熊貓就是典型發情難、配種難、幼崽存活難。工作人員有時只能選擇等待,觀察是否一直保持懷孕的征兆。
雌性熊貓假孕後,會變得喜靜不愛動,如果假孕時正好是夏季,炎熱的天氣容易導致它們中暑,因此,熊貓們會被遷移到單獨的空調房裏,並且有專人看護。
此外,大熊貓還會自己終止妊娠。大熊貓會透過這種策略,讓幼仔在外部環境適宜或母體營養充足的時候出生,從而提高熊貓寶寶的存活率。
國寶幼仔很「迷你」
一只成年大熊貓的體重為90千克~130千克,而一只初生的大熊貓幼仔平均體重約為100克,是媽媽體重的千分之一。8月22日旅居德國柏林的中國大熊貓「夢夢」產下的雙胞胎幼崽,體重也僅為169克和136克。
那最重的熊貓幼仔體重是多少?2022年8月,大熊貓「翠翠」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產下一雌性幼仔,體重為270.4克,這是迄今為止全球圈養大熊貓出生體重最重的幼仔。
這是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拍攝的大熊貓「翠翠」和它的幼仔。新華社供圖
剛剛出生的大熊貓幼仔,渾身粉紅,只有一層薄薄的絨毛。沒有聽覺也沒有視覺,只有微弱的嗅覺。7天後,它的眼圈、耳、前肢、肩部皮膚的位置才開始微微變黑,白色絨毛開始變密。40多天,幼仔才逐漸睜開雙眼,開始認識這個世界,在60天左右開始有聽覺。90多天時,大熊貓幼仔已經和我們見到的大熊貓一模一樣了,它們開始學走路。120多天後,幼仔已經開始調皮地翻滾、嬉鬧、爬樹,學吃竹子。
大熊貓雙胞胎很常見嗎
很多大熊貓都有雙胞胎兄弟姐妹。2019年8月31日旅德大熊貓「夢夢」成功誕下一對雄性雙胞胎「夢想」和「夢圓」;2021年6月,旅居上野動物園的雌性大熊貓「真真」產下雙胞胎幼崽,雄性幼崽被命名為「曉曉」,雌性幼崽被命名為「蕾蕾」;2021年11月18日,旅法大熊貓「歡歡」產下一對雙胞胎幼崽「歡黎黎」和「圓嘟嘟」;2023年7月7日,旅韓大熊貓「愛寶」產下一對雙胞胎幼崽「睿寶」和「輝寶」。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11日,法國博瓦爾動物園內,出生才四個多月的雙胞胎熊貓圓嘟嘟和歡黎黎開始行走。IC供圖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定震曾介紹,在圈養條件下,大熊貓產雙胞胎的比例比較高。根據臥龍中國大能貓保護研究中心近30年的繁殖記錄,單胞胎和雙胞胎的比例分別為55%和44%,其中雙胞胎的數據還包括了兩個三胞胎的記錄。圈養條件下有如此高的雙胞胎比例,主要得益於人工輔助撫育和管理技術的提高。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榮平介紹,近年來,大熊貓的自然繁育和雙胞胎率都實作了突破,雙胞胎率增長到66%,在大熊貓繁育上實作了自然交配率和雙胞胎率的雙升高。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員劉玉良曾介紹,從生殖生物學角度來說,大熊貓一胎產幾仔,與其在發情期排幾個卵子直接相關。學者馮文和、陳大元都曾在大熊貓卵巢組織切片中,發現一個卵泡中同時存在兩個卵母細胞的現象。學者張美佳在采集大熊貓卵巢中卵泡的卵母細胞用於體外培養時,也發現有兩個卵母細胞被數層顆顆粒球包圍,根據其特點將其稱為「連體卵」。因此推測,大熊貓卵巢中 「連體卵」較廣泛存在,這可能是大熊貓一胎產兩仔機率較高的原因,但其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2019年9月30日,重慶動物園大熊貓「四寶」首次戶外亮相。當年6月23日,兩個大熊貓媽媽蘭香和莽仔同一天產下兩對雙胞胎寶寶。新華社供圖
野外大熊貓生雙胞胎機率大嗎?有專家表示,在野外,大熊貓通常會遺棄雙胞胎中的一只,所以,很難準確地判斷野生大熊貓生雙胞胎的機率以及什麽才是真正的「正常」。
大熊貓何時開始「談婚論嫁」
研究發現,人工圈養條件下,雌性大熊貓一般5歲達到性成熟,而雄性大熊貓一般6歲達到性成熟。魏榮平曾表示,雌性大熊貓的育齡期一般為5到6歲,育齡期的雌性大熊貓,也要根據國家林草局每年下達的,以優生優育為目標的繁育配對計劃參加當年的繁育工作。
2024年3月16日,重慶動物園,大熊貓在曬太陽,吃大餐。IC供圖
根據歷年圈養大熊貓壽命及繁殖數據統計分析顯示,圈養大熊貓過了20歲,就屬於老齡大熊貓了。但隨著大熊貓飼養管理和健康保健技術不斷成熟,大熊貓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大熊貓的自然繁殖年限也不斷延長,越來越多的老齡大熊貓也突破過去認為20歲就不會自然繁殖的說法。
截至目前,全球最高齡的大熊貓「產婦」是名為「海子」的大熊貓,據報道,「海子」在23歲時產下了雙胞胎。雖然使用單一的轉換率直接換算動物和人類的年齡並不完全準確,但研究人員估計大熊貓的一歲大致相當於人類的三到四歲,23歲的「海子」是名副其實的「老來得子」。
大熊貓稀少,如何避免近親繁殖?
劉定震介紹,中國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大熊貓人工繁育,在21世紀初突破了大熊貓發情難、配種受孕難和育幼存活難等三大難題,族群得以快速增長。
為保護圈養族群的遺傳多樣性,避免近親繁殖,中國建立了統一的大熊貓譜系,記錄了每只圈養大熊貓的個體資訊等基礎數據;每年組織專家對族群進行分析,透過計算不同雌雄個體間的親緣系數,制定全國圈養大熊貓最佳化繁育年度配對方案;同時建立全國一盤棋的繁育機制,促進各繁育機構的種源交流。
劉定震進一步解釋,所謂近親繁殖,是指3代以內有直系或旁系血緣關系動物之間的繁殖。專家在制定最佳化繁育配對方案時,會透過計算親緣系數,排除掉3代以內有直系或旁系血緣關系的個體配對。因此,目前包括所有旅外大熊貓在內的圈養族群,如果存在近親關系,都不允許配對繁殖。
南方都市報(nddaily)、N視訊報道
統籌:李湘瑩
整合/編輯:許樂 實習生 錢香君
美編:蔡沐晗
資料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網、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新華網、央視網、科技日報、人民網、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iPanda熊貓頻道、【大熊貓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