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06年黑龍江一農婦收留2條小蛇,15年後家成了蛇巢:趕都趕不走

2024-08-31動物

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在遙遠的黑龍江省,一個小村莊的邊緣,有一座被密集森林環抱的破舊木屋。2006年的一個寒冷夜晚,劉玉平,一位孤獨的農婦,在熟睡中感覺到一陣冰冷蔓延至腳邊。睜開眼,她發現兩條剛孵化不久的菜花蛇靜靜地蜷縮在她的被腳下。在大多數人眼裏,這種情況無疑是恐慌的源泉,但劉玉平卻選擇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她決定收留這兩條無家可歸的小蛇。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條小蛇不僅長大了,還將更多的同伴帶回了這個小屋。到了2021年,整個屋子已變成了一個龐大的蛇巢,蛇的數量多到令人難以置信。她是如何與這些蛇和諧共處的呢?

初始的驚駭與奇遇

2006年的那個晚上,劉玉平在經歷了一天的辛勤勞作後,早早地進入了夢鄉。山中的夜晚通常安靜而幽深,只有偶爾的風聲和野生動物的窸窣聲打破夜的靜寂。那天夜裏,氣溫略顯涼爽,劉玉平的小屋裏靜悄悄的,除了她平穩的呼吸聲,幾乎聽不到其他任何聲響。

就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劉玉平突然感覺到一陣不同尋常的冰涼。她的睡意被這種突如其來的寒冷感所打擾,半夢半醒之間,她感到自己的身邊似乎有什麽異樣的存在。慢慢地睜開眼睛,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地板上,映照出旁邊不遠處的一個長條形的影子。

當她的目光聚焦時,才驚覺那竟是一條大花蛇正靜靜地躺在她的床邊。這條蛇身體斑駁,色彩鮮明,與寂靜的夜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普通人眼裏,這種情形無疑是驚恐的源泉,但劉玉平卻沒有馬上起身逃離或是尖叫。她靜靜地觀察著這條不速之客,註意到蛇的眼睛不是那種冷漠或威脅的目光,反而透出一種無助和委屈。

這條大花蛇似乎並無攻擊的意圖,它的身體輕微蜷曲,靜靜地躺在那裏,偶爾輕輕動彈,似乎在試探這個新環境。劉玉平慢慢地坐起身,盡量保持平靜,她知道,山中的動物多半是因為環境的變遷而偶爾走入人類的居住地。

劉玉平回想起自己在山中的孤獨生活,除了那些蜜蜂和偶爾的野生動物,鮮有其他生物與她為伴。也許是這份孤寂讓她對這條突然出現的蛇生出了一種莫名的接納感。她沒有立刻起身去尋找可以趕走蛇的工具,而是繼續靜靜地觀察,試圖從這條蛇的行為中讀懂它的意圖。

蛇群的逐漸壯大

隨著那兩條大花蛇的定居,劉玉平的小屋漸漸成為了它們的新家。不久之後,這兩條蛇開始繁衍子孫,這些幼蛇的出現,使得更多的大花蛇被吸引到這個地方,可能是被初始那兩條蛇的資訊素或是這個地方的安全感所吸引。

不斷有新的蛇加入進來,劉玉平的小屋和周邊的小區域逐漸變成了一個蛇的聚集地。這些蛇在土屋周圍的草叢中遊動,有時候在屋檐下休息,有時在陽光下曬太陽。盡管小屋的環境因此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伴隨著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劉玉平家的老鼠問題一直比較嚴重,這些小動物經常闖入蜂房,偷吃蜂蜜和蜂蠟,有時還會破壞蜂箱。然而,隨著蛇群的增多,這一問題開始得到有效的解決。大花蛇是熟練的獵手,尤其擅長捕捉那些小型哺乳動物。它們在夜間活躍,靜悄悄地滑行在草叢和屋角,捕捉一切可以找到的老鼠。

這種自然的捕獵行為極大地減少了老鼠的數量。原先需要劉玉平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設陷阱或使用毒藥的問題,現在幾乎自動得到了解決。蛇用它們的方式,清除了這些害蟲,仿佛是在以它們的能力來報酬劉玉平對它們的接納和寬容。

小屋的這種新常態也改變了周邊環境的生態平衡。蛇的存在不僅限制了老鼠的數量,同時也影響了其他可能對蜂場造成威脅的小型掠食者。這一連鎖反應讓劉玉平的養蜂事業變得更加穩定,減少了她因外界因素幹擾而產生的損失。

此外,蛇的存在也使得小屋周圍的生態環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沒有了老鼠的破壞,蜂箱的維護變得更加容易,蜂群的健康狀況也有所提升。蜜蜂的產蜜量因此而增加,劉玉平可以收集到更多、更純凈的蜂蜜,她的蜂蜜在市場上的銷量和口碑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蛇與人的和諧共處

菜花蛇以其體型較小但捕獵能力出眾的特點,在劉玉平的小屋周圍漸漸繁衍並占據了一席之地。這種蛇雖然無毒,但其敏捷和捕獵技巧使得它們成為了不可小覷的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劉玉平胡這些蛇之間形成了一種特別的共處關系,蛇們在她的土屋和周圍地區自由來去,成為了她非官方的「家蛇」。

盡管蛇的出現對劉玉平的生活帶來了積極影響,但她的家人對這種與蛇共居的生活方式感到憂慮。他們擔心這種共處可能隱藏潛在的危險,尤其是對家中的小孩和來訪的客人。盡管這些菜花蛇是無毒的,但蛇畢竟是野生動物,其不可預測的行為可能帶來風險。

面對家人的擔憂,劉玉平進行了一番思考。她觀察了這些蛇多年,了解到它們的習性和行為模式。菜花蛇通常不具攻擊性,除非受到直接的威脅或挑釁。在她的小屋和養蜂場周圍,蛇們更多的是扮演著清除害蟲和保持生態平衡的角色。憑借這些年的觀察和經驗,劉玉平相信這些蛇不會對她或她的家庭成員構成威脅。

此外,她也考慮到自己的經濟狀況。養蜂業是她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穩定的蜂蜜產出對家庭而言尤為重要。蛇群的存在明顯減少了可能威脅蜂場的害蟲和捕食者,保證了蜂蜜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對劉玉平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自然福利。

因此,即便面臨家人的反對和憂慮,劉玉平決定堅持留下,繼續與這些蛇共處。她細心管理養蜂場,同時也留意維持與蛇群的和諧共處。

逾十年的共生歲月

隨著時間的流逝,劉玉平與居住在她小屋周圍的菜花蛇之間的關系愈發深厚。到了2021年,她的小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居住地,更成為了一個龐大蛇群的棲息地。這個蛇巢裏居住的蛇不只是幾條,而是成百上千條,它們在屋檐下、墻角、甚至是屋頂都能找到它們的蹤影。

劉玉平的生活與這些蛇緊密相連。每天早晨,當她步出屋門準備檢查蜂箱時,總能看到這些靈活的生物在草叢中穿梭,或是在陽光下悠然自得地曬太陽。雖然對於外人來說,這樣的場景可能充滿了恐懼與不安,但對劉玉平而言,這已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蛇群在這裏的生活也顯得非常自然。它們幫助劉玉平維持了養蜂場的生態平衡,自然而然地控制了老鼠和其他小型害蟲的數量。這種無聲的幫助讓劉玉平的蜂蜜產量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蜂蜜的品質也因此得到了保障。

在這十五年的共處中,劉玉平學會了理解這些蛇的習性和需求。她知道在什麽時候和地點最可能看到它們,甚至能透過它們的行為判斷出天氣的變化或是周圍環境的微小變動。她在小屋周圍布置了一些特制的蛇窩,提供給這些蛇更為安全舒適的棲息之所,確保它們在冬季也能有足夠的保暖。

劉玉平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漸融入了與蛇的互動。早晨,她在餵養蜂群之前,會先繞屋一周,檢查蛇們的狀態,確保沒有受傷的蛇或是因意外進入居住區的小蛇。這些檢查雖是簡單的例行公事,但也體現了劉玉平對這些生物的關心與尊重。

此外,劉玉平還為這些蛇提供了一些水源。在夏天幹燥的日子裏,她會在小屋附近放置幾個水盆,確保這些蛇在炎熱的天氣中也能得到充足的水分。這種細心的照顧,讓蛇群與她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彼此之間的信任也隨之增強。

經濟的轉變與新生活

到了2022年,劉玉平的生活有了新的變化。她的孩子,看到母親多年來辛勤工作的成果,決定將家中的蜂蜜推向更廣闊的市場。他們開始在當地市場上擺攤,同時也透過互聯網銷售,把這種在蛇群保護下產出的蜂蜜介紹給更多的消費者。

這些蜂蜜因其獨特的生產背景和優質的品質很快在市場上獲得了好評。消費者被這種蜂蜜背後的故事所吸引——一位勤勞的養蜂者和數百條蛇和諧共處,共同守護著這片養蜂場。這個故事很快傳播開來,吸引了許多對自然養蜂和生態保護感興趣的人們。

劉玉平的蜂蜜在市場上的暢銷,除了品質保證外,部份原因也得益於蛇群的存在。這些菜花蛇在不知不覺中成了養蜂場的守護者。它們有效地控制了可能損害蜂箱的老鼠和其他小型掠食者的數量,使得蜂場更加安全。劉玉平因此不再擔憂夜晚或是當她不在場的時候會有人或其他動物來偷竊蜂蜜。

這種天然的保護方式不僅有效,而且成本低廉,完全不需要人為幹預。蛇群的存在讓養蜂場幾乎成了一個自我維護的系統。這一點在劉玉平向潛在客戶解釋她的蜂蜜為何如此純凈與安全時,總能引起額外的興趣。

隨著這種獨特的養蜂模式越來越受到關註,劉玉平的蜂蜜也開始出現在各種生態和自然保育的討論中。許多環保主義者和自然愛好者被這一模式所吸引,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創新的將自然生物多樣性融入現代農業生產的方式。不少攝影師和自然學者也開始造訪劉玉平的養蜂場,希望親眼見證這一和諧共處的奇跡。

參考資料:共睡一個炕!女子與蛇「同居」15年 大蛇就有20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