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生物多樣性保護傳播誤區 | 亟需重審視「珍稀物種」的說法

2024-07-09動物

本文來源於「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
https://mp.weixin.qq.com/s/kMeJI0pingxwkJtD6uqTTQ

在大眾媒體傳播中,我們常常見到「 珍稀物種 」這樣的說法,還經常「瀕危」「珍稀」並提。 其實,這也是生物多樣性傳播中的一個誤區。

©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 圖文無關。

因為, 相比之下, 「瀕危」物種的認定有一系列科學的評估標準 ,如 族群數量的減少速度 棲息地喪失的程度 族群分布範圍的縮小 等。這些標準幫助確定哪些物種面臨更大的滅絕風險,從而可以優先采取保護措施。頻繁使用「珍稀物種」這種說法,容易誤導公眾認為所有珍稀物種都需要緊急保護,但事實上,有些珍稀物種雖然數量少,但未必面臨立即的滅絕威脅。相反,一些瀕危物種雖然不為公眾所熟知,卻面臨著更大的滅絕風險。 如果保護資源過度集中在「珍稀」物種上,可能會忽視那些真正需要緊急保護的 瀕危 物種。

近日,「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公眾平台釋出了一篇題為【生物多樣性傳播誤區:超越「比大熊貓珍貴」的刻板印象】的文章。文章指出了當前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中的誤區,尤其是過度強調「珍稀」物種的現象, 呼籲以更加科學和全面的視角來看待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 一位讀者在來信中對文章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這位讀者指出,幾十年來,主管部門和媒體在宣傳保護工作時,往往偏愛使用「珍稀」一詞。與之相比,國際上則更傾向於使用「 瀕危 」這一術語。例如,國際公約中使用的是「瀕危」,美國的法律也采用「瀕危物種法」。讀者回憶道,在八十年代參與顧明同誌起草【野生動物保護法】及與主管部門交流時,曾多次強調這一點,但效果不顯著。

勺嘴鷸——世界級珍惜瀕危物種。 上圖:海南儋州灣的潮間帶觀測到的勺嘴鷸(學名:)。綠會專家郭耕攝於2023年11月16日。©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剛剛發起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時,國際專家顧問組組長、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時任總幹事Lee Talbot博士在講解如何確定保護優先級時,當時就精確地指出了優先標準: 受威脅的程度、特有種(Endemic)、單型科、屬、種(Monotypic species) 。然而,這種科學的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卻往往被忽視。

例如,林業部門下屬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名義發起「十佳動物」的評選活動,一些專家建議將其引導為 「 十個最瀕危的物種 」評選。雖然領導層采納了這一建議,但社會上對「珍稀」物種的關註和宣傳習慣依然難以糾正。

2024年1月攝於北京動物園,攝影:Samantha ©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

以大熊貓的保護為例,這種現象尤為明顯。 大熊貓因其可愛和象征意義,吸引了大量的社會關註和資金投入。 然而, 這種重視飼養、輕視野生的現象也反映在整個保護事業上。雖然大熊貓的人工繁殖取得了成功,但為何不更多地將其放歸野外? 當初各地動物園需要,僅從四川寶興一地,就從野外捕捉了大量大熊貓,如今成功繁殖後,又放歸了多少只? 汶川地震後,都江堰重建了兩個「熊貓培訓基地」,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是否有必要? 大熊貓保護的巨額投資,是否可以更多地分配給其他瀕危物種的就地保護,尤其是棲息地的恢復?

讀者希望,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能繼續發揮科學引導的作用,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從強調「珍稀」走向 科學、全面和永續的 發展路徑。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僅是保護幾個「珍稀」物種,更是 保護整個生態系的健康與穩定 。在這一過程中, 科學的方法、合理的規劃和多方的協作尤為重要

對於這份寶貴的讀者來信,綠會秘書處工作人員表示了衷心的感謝。的確,這樣的生物多樣性傳播誤區是需要避免的;這樣的轉變,也勢在必行。透過這樣的轉變,不僅能夠更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還能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每一個物種、每一片棲息地對於生態系的重要性。希望在未來的保護事業中,我們能夠 超越「比大熊貓珍貴」 的刻板印象,以更加科學、更為全面的方式,來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偉大事業。

2024年1月攝於北京動物園,攝影:Samantha ©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



THE END

整理 | Wendy

編輯 | Samantha

排版 | 綠葉

海濕·往期相關報道

❁ 生物多樣性傳播誤區:超越「比大熊貓珍貴」的刻板印象

❁ 北京海澱發現世界級極危物種!「比大熊貓還珍貴」,低斑蜻的新記錄意味著什麽?

❁ 萬那杜的儒艮去哪兒了?瀕危物種走向滅絕從來都是靜悄悄的

❁ 高達25000美元!弗塞卡物種保護基金(FSCF)小額資助,聚焦非洲大陸和印度洋地區五類瀕危物種

❁ 國際重要濕地如何支持易危和瀕危物種 | 【濕地公約】指定國際重要濕地第2大標準

❁ 岌岌可危!45%的野生蜜蜂物種瀕危,瑞士新版野生蜜蜂紅色名錄釋出

海洋與濕地
全球環境治理

微訊號:OceanWetlands

海濕·合集

1

海濕 主題合集

海洋 海洋生物多樣性 海洋保護區 BBNJ 海洋科學 生物多樣性 深海采礦與生物多樣性 藍碳 公海 島嶼 地中海 珊瑚礁 海鳥 鯨豚 地中海 海藻林 紅樹林 海草床 海龜 海獺 海象 儒艮 鹽沼 潮間帶 海洋生態系恢復 藻類 漁業 水產養殖 海洋經濟 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十年 海洋生物多樣性 濕地 國際重要濕地 濕地采風 濕地恢復 生態環通度 生態恢復 荒野 昆蒙框架 世界遺產 自然保育地 其他有效的區域保護措施(OECMs) 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和行動計劃 (NBSAP) 鳥 候鳥 企鵝 大鴇 北京雨燕 崖沙燕 猛禽 森林 草原 無人機 遙感監測 遷徙物種 野生動物 蝙蝠 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IWT) 環境法 環境影響評價 綠色犯罪學 環境訴訟 植物科學 動物 真菌 病毒 分類學 遺傳學 昆蟲 蜜蜂 授粉者 螞蟻 兩棲動物 瀕危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 滅絕 全球環境治理 極地科學 冰川 水 水資源 地下水 土壤 糧食安全 生態農業 生物防治 生態系 氣候變遷 甲烷 野火 新能源 風光電與生物多樣性 深海采礦 礦業 化學品 塑膠汙染 減塑撿塑 微塑膠 新型汙染物 生物多樣性資訊學 合成生物學 基因科學 eDNA 遺傳資源數位序列(DSI) 遺傳資源惠益分享(ABS) 同一健康 生物多樣性資訊學 綠色發展 ESG 負責任旅遊 海濕公開課 世界濕地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世界海洋日 世界環境日 世界候鳥日 標準 人物 青年 人才 能力建設 好書薦讀 讀者來信 生物多樣性小課堂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生態文明 永續發展

2

國際組織

❁ 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網路(GBIF) ❁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 (IPBES)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 ❁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 (EBP) ❁ 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路線夥伴關系(EAAFP) ❁ 地球憲章 ❁ 世界水質聯盟 ❁ 羅馬俱樂部

3

聯合國公約/國際機制

❆ 聯合國 ❆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 ❆ 國際濕地公約(Ramsar)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 國際海底管理局(ISA) ❆ 國際海事組織(IMO) ❆ 保護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 ❆ 聯合國海洋大會 ❆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 ❆ 聯合國糧農組織 ❆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 ❆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 聯合國應對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 ❆ 巴黎協定 ❆ 聯合國全球契約 ❆ 埃斯卡蘇協定 ❆ 國際化學品三公約 ❆ 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 ❆ 名古屋議定書 ❆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 世界衛生組織 ❆ 全球環境基金(GEF) ❆ 全球作物多樣性信托基金(CropTrust) ❆ ❆ 聯合國海洋法大會 ❆ 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 ❆ 國際防止船舶汙染公約 ❆ 世界氣象組織 ❆ 世界貿易組織(WTO)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UNESCO) ❆ 埃斯卡蘇協定

4

國別與區域動態

❶ 加拿大 美國 墨西哥

❷ 俄羅斯 日本 南韓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 新加坡 越南 寮國 尼泊爾 印度 巴基史坦 不丹 烏茲別克 土耳其 土庫曼 吉爾吉斯 約旦 沙烏地阿拉伯 阿聯 亞塞拜然

❸ 歐盟 英國 蘇格蘭 法國 義大利 挪威 冰島 德國 瑞士 西班牙 葡萄牙 比利時 丹麥 芬蘭 波蘭 羅馬尼亞 荷蘭

❹ 巴西 智利 厄瓜多爾 玻利維亞 哥倫比亞 秘魯 格瑞那達

❺ 非洲 肯亞 埃及 馬達加斯加 南非 甘比亞 奈及利亞 盧安達 奈米比亞 幾內亞 蘇丹 多哥 烏幹達 科泰迪瓦 索馬利亞

❻ 澳洲 紐西蘭 巴布亞紐幾內亞 萬那杜

❼ 南極 北極

5

專欄

艾瑞克·索爾海姆(Erik Solheim) 約翰·斯坎倫 (John E. Scanlon AO) 周晉峰 (Jinfeng Zhou) 郭耕 (Geng Guo) 桑德琳·迪克森-德克勒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