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守護候鳥遷飛通道

2024-08-09動物

渤海灣灘塗的鸻鷸「鳥浪」。本報記者 徐譚攝/光明圖片

鳥類專家在頤和園放飛北京雨燕。本報記者 徐譚攝/光明圖片

飛翔在黃河三角洲的鵲鷂。本報記者 徐譚攝/光明圖片

膠州灣的中華鳳頭燕鷗。本報記者 徐譚攝/光明圖片

黃河三角洲越冬的東方白鸛。本報記者 徐譚攝/光明圖片

當地時間7月26日,在印度新德裏舉行的第46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順利透過評審,上海崇明東灘等5處提名地擴充套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9年,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次擴充套件的這5處提名地包括上海崇明東灘、山東東營黃河口、河北滄州南大港、遼寧大連蛇島—老鐵山和遼寧丹東鴨綠江口。

上海崇明東灘等5處提名地擴充套件列入世界遺產,是對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遺產地的重大邊界調整。這一計畫的送出和列入是候鳥遷飛區申報世界遺產的傑出範例。

暢通候鳥遷飛通道

我們居住的地球上生活著近1萬種鳥類,超過1/3具有遷徙的習性。它們在繁殖地與越冬地之間沿相對固定的路線季節性周期往返,每年經過的路徑集合被稱為「候鳥遷飛通道」。全球共有9條主要的候鳥遷飛通道,其中有4條經過中國,從東至西分別為西太平洋遷飛通道、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中亞遷飛通道和西亞—東非遷飛通道。

中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自然生態系型別豐富,為鳥類生存繁衍和自然前進演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世界上鳥類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統計,中國現有鳥類超過1500種,占世界鳥類種數的13%。其中,候鳥超過800種,約占全國鳥類種數的53%,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7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45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鳥類8種、瀕危鳥類16種、易危鳥類45種。此外,還有大量物種被列入政府間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雙邊協定。

為全面加強中國候鳥遷飛通道保護和修復工作,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國家林草局編制並印發【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修復中國行動計劃(2024—2030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到2030年將90%的候鳥遷飛通道關鍵棲息地納入有效保護範圍、形成較為完善的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網路、80%以上的候鳥種類得到有效監測等目標。同時,【計劃】提出了遷飛通道保護網路建設、關鍵棲息地修復、調查監測能力提升、人鳥友好等4項主要行動舉措。

科學護航候鳥遷飛路

初夏清晨,一只只攜帶鳥類標誌法或衛星定位跟蹤器的北京雨燕從頤和園廓如亭沖向藍天,記者與北京市鳥類鳥類標誌法站工作人員共同見證了這一振奮人心的瞬間。北京雨燕的遷徙規律曾長期無法明確。近年來,透過為北京雨燕佩戴衛星定位跟蹤器,科學家終於揭開了它們的遷徙之謎:在遙遠的非洲南部越冬,每年春夏季節到北京及周邊地區繁殖,往返行程近3萬公裏,堪稱西亞—東非遷飛通道上的「旅行家」。

「摸清生態本底,才能更好守護候鳥遷飛通道。」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正旺一語道出了調查監測在候鳥遷飛通道保護工作中的重要基礎性作用。近20年來,中國開展了以候鳥族群數量為主的調查監測活動,初步構築了鳥類調查監測網路。包括全國水鳥同步調查、全國越冬水鳥同步監測、全國越冬鶴類調查等,調查監測物種不斷增多、覆蓋地域持續擴大。全國鳥類觀測網路共建立380個觀測樣區,包括2516條樣線、1830個樣點,涵蓋森林、草原、濕地、農田和城市等典型生態系。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114家單位參與鳥類鳥類標誌法工作,累計鳥類標誌法鳥類845種400萬余只,年鳥類標誌法量10萬余只,利用衛星定位技術對100多種候鳥進行追蹤監測,獲取了準確的遷徙路線和物候資訊。

鳥類鳥類標誌法是一種根據標記個體研究鳥類生活史、族群動態、遷徙的研究方法。「目前,中國已經建立的上百個鳥類標誌法站點多位於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的鳥類監測手段和監測能力都亟待加強。且以往囿於候鳥生活環境和遷飛習性,鳥類標誌法監測物件以陸鳥為主,水鳥監測略顯不足。」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全國鳥類鳥類標誌法中心研究員江紅星說。

「到2030年,多元共享的全國性鳥類及其棲息地調查監測體系基本建成,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站點布局更為均衡,80%以上的候鳥種類得到有效監測。」專家認為,【計劃】中這一目標的實作,將為揭示鳥類遷徙規律,辨識重要棲息地,提供更多寶貴的科研數據支撐,為開展進一步保護修復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中國候鳥棲息地保護至關重要

鳥類遷徙是一段艱辛而壯麗的旅程,也讓世界成為更加緊密相連的生命共同體。「一旦某個地區的棲息地出現保護缺失,就可能讓遷飛通道上其他國家和地區作出的努力付諸東流。」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武明錄說。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位於世界最大的潮間帶濕地,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候鳥的重要棲身地。這條遷徙通道由西伯利亞—阿拉斯加經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一直延伸至大洋洲,縱貫22個國家,是全球鳥類多樣性最豐富、瀕危物種比例最高的遷飛通道,為數千萬只水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

今年春天,一只鳥類標誌法編號37+的大杓鷸跨越數千公裏,從澳洲飛臨中國遼寧丹東東港海灘。它是丹東市林業和草原發展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白清泉3年前鳥類標誌法的「老朋友」,根據衛星定位跟蹤器,白清泉找到了它,它依舊停歇在幾年前常駐的小潮溝和池塘。「這說明棲息地食物充足、生態環境穩定。」白清泉介紹,在這裏獲得充足的停歇補給後,它將出發飛往俄羅斯。

國際【濕地公約】科學技術委員會主席、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育學院教授雷光春表示,中國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上的關鍵區段,中國候鳥棲息地保護狀況,決定了整個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的成敗。

多方合作共築候鳥保護網

「北京百望山觀測記錄到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玉帶海雕!」前不久,北京遷徙猛禽監測計畫的最新記錄在觀鳥愛好者中引發關註。計畫開展12年來,近百位調查員監測到36種、超過16.5萬只猛禽。

今年5月,中國觀鳥記錄中心面向公眾發起「共聽夜鳥」活動,透過聲音定向采集到近3000筆包括普通夜鷹、四聲杜鵑、紅角鸮在內的62種鳥類在夜間發出的鳴聲記錄,對於研究候鳥遷徙途中聯絡、繁殖季節求偶、宣示領域等行為積累了數據。

在江紅星看來,公民科學性質的調查監測和觀鳥愛好者的發現記錄,是鳥類鳥類標誌法監測工作的重要補充。中國觀鳥組織聯合行動平台最新釋出的【2023年中國內地觀鳥愛好者和觀鳥組織本底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內地的觀鳥愛好者人群數量已達34萬人;觀鳥組織蓬勃發展,遍及28個省級行政單位,其中30%成立於2018年以後。中國內地觀鳥愛好者人群近30年來從無到有,已經成為中國自然生態觀察與記錄、監測與保護的重要力量。

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背景下,【計劃】將人鳥友好作為未來行動的重要目標,社群和公眾作為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的重要參與力量。提升公眾愛鳥護鳥意識,建設人鳥友好社群是題中應有之義。

在有關遷飛保護計畫的資助下,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聯合蟹業公司,在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育區附近區域建立364畝的水鳥友好型水稻(稻漁共養)耕作模式試驗田。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段後浪介紹,該試驗田采用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利用稻田水體資源進行漁業養殖,克服了傳統的機械化、單一的水稻耕作模式的缺陷,杜絕化肥農藥使用,不僅保障了候鳥的棲息安全,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提升,還顯著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保護候鳥,開展國際合作至關重要。【計劃】提出,要以「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指導,在中俄、中韓、中日、中澳、中新等雙邊候鳥保護協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候鳥遷飛沿線國家協同保護政府間合作機制。在切實抓好【濕地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等國際公約履約,以及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關系協定實施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對外合作戰略,設立多元國際合作計畫,擴大協作範疇,積極參與【保護野生動物物種公約】等談判交流,探索候鳥遷飛通道全程保護機制,打造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典範。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是位於備受國際生態環境保護界關註的黃海生態區的系列世界遺產地,擁有全球溫帶地區最為多樣的海岸景觀和最為富饒的濱海生態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世界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聞丞指出,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對本系列世界遺產完整性的極大補充,是中國對全球候鳥保護事業的又一卓越貢獻。

這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也是我們在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中展現的大國擔當。

(本報記者 徐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