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美國將8只白鼠放進「樂園」,繁衍1588天後,科學家發現不太對勁

2024-09-12動物

導語

1968年約翰·卡爾霍恩在研究人口快速增長對社會的影響的同時,他的研究物件竟是8只小白鼠。

他將這8只小白鼠放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並為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水源,8只小白鼠就當做是人類一樣的社會進行繁衍生活,並觀察研究人類在類似環境下的生存現狀。

創造出如此優越生存條件的環境,難道這8只小白鼠會變得越來越壯大嗎?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8只小白鼠的家鄉和繁衍很快便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問題,後續的情況甚至讓科學家們深感厭惡。

研究物件小白鼠。

而將小白鼠作為實驗物件主要是因為小白鼠繁殖周期短,活性高且基因相似性十足,能幫助科學家們進行許多生物技術以及遺傳研究,結果非常精準。

同時在生命科學領域,小白鼠也是常用模型哺乳測物,經過實驗室研究表明,無論是內生殖還是外生殖方面,經過觀察和研究發現其均能與人類擁有較高的相似性。

並且由於老鼠是雜食動物,其適應能力非常強,幾乎能在各種環境中存活下來。

因此小白鼠生命力頑強,不容易死亡,即便是受到饑餓、寒冷和傷害等重大影響,其也能頑強的進行存活。並且小白鼠自身的體型較小,在空間活動時不會占用過多空間,並且受刺激後所產生的應激反應也較少。

小白鼠作為野生動物,適應能力強,在不影響動物間的生長環境和生態之間的作用下,其可以進行自由活動。

據了解卡爾霍恩出生於1917年,在1939年獲得碩士學位後進入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一名生物學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滿足對軍需品加大供應的需求,他正在進行一項老鼠繁殖的研究,試圖選擇出一種生長期更短、體型更小、產仔更多的小鼠品系。

卡爾霍恩所使用的小鼠族群屬於一種被稱為「亂毛褐色家鼠」的基因突變變種,這種老鼠平均在54天內就能夠成熟,並在8周後就能夠產仔,每窩產仔數量範圍從2到15只不等,同時每年能夠繁殖3到4次,並且產仔數量還會越來越多。

在戰爭時期,由於卡爾霍恩班上產生缺勤現象頻繁,許多人都因為臨時工作中更好的機會而拋棄了本職工作。

表現出人類對生存生活需求所產生的沖動,這與卡爾霍恩進行實驗所關註的問題是一致的。

樂園實驗。

因此他不僅努力維持自己班上的正常教學行程,而他在課上講授的一篇生活史論文引起了在座學生們的共鳴,讓他獲得了繼續進行後續研究工作的資助。

他將這群老鼠囚禁在一個大約12立方米左右的大空間裏,並將其稱為「樂園」,這個大空間裏有足夠多的食物和水源,並且還有許多活動空間供老鼠活動,同時還有一些巢穴供其休息處所。

這些生活條件極其優越,似乎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著,當時卡爾霍恩也認為自己對生命史理論有了新的認識,並將其稱為「第二次科學革命」。

當時他假設應該將老鼠放置於一個沒有天敵的優越環境中,只有當數量達到極限值時才會導致社會崩潰,這樣就可以看出社會環境改變人口數量變化對警戒性行為影響的差異。

為此他將8只老鼠放置在一個封閉環境中,並為其提供盡可能優越的條件,無論是生活還是生產方面,試圖透過這樣的方法觀察這些優越條件有沒有對老鼠有好處。

在剛開始的時候,8只小白鼠依靠這些優越條件逐漸開始繁衍後代,它們一窩窩的產仔方式逐漸形成習慣,但是隨著數量越來越多,也開始分開了一部份居住,這也導致新生態環境雛形已經形成。

卡爾霍恩給這些老鼠提供食物和水源如此寬松,以至於即使這些老鼠沒有精力去保存食物,也能保證充足的食物供其享用。

因為這些老鼠在此期間數量增加振幅極大,因此整個樂園裏都充滿著濃烈的氣味,同時也有許多老鼠會鉆進別人的巢穴中偷走對方的一部份食物。

這些情況都導致樂園內發生眾多沖突和戰鬥,因為為了爭奪資源,人們所產生的攻擊行為更加嚴重,而且這種情況會更加惡性迴圈,因為被攻擊的一方同樣也會產生攻擊別人攻擊自己的行為,於是樂園內部完全可以用「內戰」來形容。

當數量達到一定數量後,但是樂園內空間就算再大,也會出現人口過剩的問題,當數量過剩後,繁殖能力大幅下降,老鼠對配偶之間持續發出攻擊行為,讓原本相互之間很好的關系破裂,這也讓本就十分脆弱的家庭結構變得更加不堪。

這種家庭比較混亂,他們之間互相搶食,有些媽媽甚至沒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因此有許多小老鼠因為饑餓而死亡,而這並不是因為缺少食物,而是被家庭內爭奪食物行為直接導致沒有辦法吃飽造成死亡這種情況。

烏托邦滅亡。

在樂園環境中沒有自然選擇導致適者生存,而當面臨其他種族威脅或導致其他意外發生時,這種本該具有防禦本能保護自我的行為都變成了競爭行為,因此定向選擇自然選擇行為最終也將導致社會中的個體無法獨立存活。

同時這些競爭行為還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會導致繁殖能力完全消失,更有甚者一些老鼠甚至直接透過大量死亡了結,即便這樣也沒有任何改變,這種情況甚至破壞著整個樂園生態環境,使這一生態系逐漸減少活性,文明蕭條。

這個看似幸福美滿,沒有外界幹擾和壓力,面對資源不計較花費,不甚至產生競爭行為,這樣一個看似烏托邦理想化的社會環境最讓人開心和幸福的地方,如今卻成為卡爾霍恩眼中最讓人失望的地方。

這一實驗最終在1588天宣布結束,樂園中只有一只雄性存活下來,而其它雌性已經直接死亡,只剩下這一只雄性孤獨地生活在這片樂園中。

最終這一雄性也慢慢地走向死亡,這一實驗以慘敗告終,這8只老鼠從最開始的8只,在這段時間中數量增加到超過3000只,甚至還有許多已經死亡,但總數已經遠遠超過最初的數量。

但同時也將隨著時間推移宣告滅亡,只有一只雄性獨自生活,這一實驗讓卡爾霍恩十分失望,但他卻沒有想明白經歷失敗就象征著喪失或者淪陷,因為自然界還會不斷前進演化更新,再生新生命。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在他眼中不管是什麽社會,也不會認為這是一個烏托邦理想化社會,他認為這是一場失敗收尾,與烏托邦並無關系,因為人類社會並不完美。

對於這一實驗,不禁讓我聯想到人類社會,有時候我們安逸得太久了,會讓自己在放松中放行鬥誌和意誌力嗎?我們是否該擁有更強烈的憂患意識?人類是否應該防患於未然,可以居安思危嗎?

正如古語雲:「居安思危」,沒有時代背景下,如果我們整日安逸度日,何來發展?

社會始終維持現在現狀,不積極進取,我們將逐漸被淘汰,所以我們不能對於生活保持消極態度,如果什麽事都會有意外發生,但生活並不是這樣,生活中總有意外發生,有意外就存在驚喜,有驚喜就有機會,對待意外我們要有隨時應變能力,所以不論社會如何變化,你可以很喪,但是千萬不能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