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每天飽受活取膽汁折磨,生命如煉獄!曾轟動一時的膽熊怎麽樣了?

2023-12-05動物

前言

國內外就活熊取膽這一殘忍行為展開了多年爭論,這些可憐的動物似乎成為了人類欲望的犧牲品。當你吃著含有熊膽成分的藥或點心時,是否想過它們背後的血與淚?

一、引進的「先進技術」,無法掩蓋其殘酷本質

20世紀70年代,中國從北韓等國引進了所謂的「先進養殖技術」——活熊取膽。原本的目的,是透過人工飼養取代野外捕殺,減少對熊類野生族群的損害。但這一「先進技術」背後,是何等殘酷的場景!

小熊剛出生不久,就要接受開膽手術,在它們柔軟的肚皮上劃開一個永遠無法愈合的洞。一根管子從洞裏伸入體內,直通膽囊。

此後,它們要忍受終生的折磨——管子裏的膽汁會每天被反復吸取,而它們甚至無法獲得一日三餐。養殖場的人故意限制食量,因為「饑餓能刺激膽汁分泌」。

小熊每天面對的,不僅是持續的饑餓。為了防止熊抓傷導管,工作人員會在它們身上套上沈重的「鐵馬甲」。

這些「馬甲」悶熱厚重,令熊難以忍受。還有隨處爬動的虱子添加瘙癢。熊想抓癢卻又動彈不得,只能在地上翻滾、哀嚎。

曾有母熊生產時,胎兒卡在產道內無法排出。為避免影響膽汁采集,工作人員選擇將胎兒活生生掏出,任由母熊痛苦呻吟。

最殘忍的莫過於取膽過程。他們會被鐵鉤拖到地上,四肢背部都牢牢扣住。然後,一根無菌針頭緩緩插入柔軟管子。

熊感受著膽汁透過體內管道一點點抽離身體,這種折磨足有兩個小時。劇痛之下,曾有熊咬爛自己的手掌;也有熊撕開肚皮,掏出肝腸,最終痛苦致死。

但養殖場的場主面無表情,只管吩咐手下「趕緊救熊掌」。因為熊掌是賺錢的好料,必須活體砍下。

我們再回到20世紀70年代,那個引進「先進養殖技術」的初衷。防止野生熊遭獵殺,人工飼養取代,這本是一個進步的舉措。

但一旦犧牲品變成牲畜,代價就是要忍受主人帶來的種種折磨。他們自以為「照顧」這些熊,卻只是為了更長時間地剝削利用。

二、違法違規依舊存在,監管執行難如登天

早在1993年,中國就開始限制新增養熊場,要求圍場關停。此後又陸續出台監管規定。但由於地大物博,監管部門難以全面掌握養熊場的動向。

根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全國仍有68家養熊場,養殖熊達7000余頭。這還只計算了能統計到的場所,不計其數的非法圍場就更加難以估量。

非法養殖現象屢禁不止,監管規則一再修訂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下,必然有人鋌而走險。

他們借助偏遠環境的庇蔭,在監管的視野死角進行違法操作。對於這些非法場所,主管部門的處罰似乎也毫無威懾力。即便被查封,也會很快在別的地方死灰復燃。這樣的怪圈,讓人無從下手。

那麽問題的根源在哪?監管規則本身又存在哪些漏洞?記者對此進行了考察。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1993年實施的保密制度讓外界無法得知養熊場內部的真實情況,這為藏匿違規操作提供了可能。

此後雖然制定出台了多項監管法規,卻基本上停留在文字規定層面,沒有形成系統完善的執法機制,核查和處罰力度都有待加強。

比如,許多地方的藥監和工商部門對熊膽流向缺乏有效監控,導致熊膽產品可隨意流入市場。執法檢查也多有走過場之嫌,存在監管漏洞。

"法不責眾"是古訓,但監管規則的漏洞也不容忽視。這些規則與制度上的軟肋,為違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果不能從更深層面解決這些瑕疵,光靠部門之間橫向聯合,恐怕也無濟於事。

三、龐大市場驅動下的悲慘產業鏈

那麽,是什麽在這場殘酷生意背後提供動力?那自然是市場需求。中醫認為熊膽有助風濕、瀉火,可以入藥或作滋補。

這種需求並沒有錯。問題出在商家的市場行銷上——他們為了更大利潤,故意誇大宣傳,使得消費出現盲目跟風現象。

許多人購買熊膽制品,並非出於實際藥用需求。他們不了解其功能和食用方法,更不了解其背後血腥來歷。

反而將之當成奢侈品,作為高端禮物饋贈他人。一場場面子的交易遊戲,讓商家大賺特賺之余,也猶如註射肥料般滋長了這片殘酷沃土。

此外,走私也成為推高熊膽需求的因素。大量南韓人名為「旅遊」,實則從事大規模走私活動。他們清一色前往中國各地養熊場和中藥店批次采購熊膽,然後帶回南韓轉手銷售。

這無疑也加劇了屠宰與傷害。據不完全了解,中國對出入境熊膽品管控還比較松散,相關數據缺失,部門聯動也有待加強。在利益驅動下,黑市交易層出不窮。

我們不難看出,此消彼長的殘忍產業鏈,正是在市場、商業與政策監管諸多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問題錯綜復雜,令人無從下手。

但我們至少要認清:沒有需求就沒有供給。如果不能從消費端著手,單靠加強懲治力度,恐怕難以治本。

四、替代研發受阻,熊的苦難還會持續多久?

針對市場的殘酷需求,研制熊膽替代品無疑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事實上,這項研究在中國開展已逾30年。

早在20世紀80年代,沈陽的科研團隊就啟動了「人工熊膽」計畫。經過十余年研發,他們在2002年已具備產業化條件,並送出了臨床試驗報告,等待批準上市。

但出人意料的是,國家藥監部門以「替代性不足」為由,要求再增加試驗品種。科研人員多次提出申請,卻始終得不到批復。直到2007年,這個計畫終究就此擱置至今。

類似的進展緩慢與障礙重重,也出現在其他研發團隊身上。業內人士分析,這與中國藥品監管政策有關。

根據規定,新藥要替代既有藥品上市,必須提供大量試驗證據證明兩者功效無異。但由於試驗周期長、耗資巨大,研發老舊藥品的替代新藥極其困難。這尤其體現在像熊膽這種傳統藥材上。

監管政策本意在於確保藥效,但副作用是扼殺了替代品研發活力。優良的替代品無法投入使用,再好的監管規則也無法完全杜絕活熊取膽。這似乎形成了一種怪圈。

當科研人員、行業監管者、動保人士、消費者都在各自位置伸手不見五指時,誰來破解這團亂麻,讓千百只熊免受折磨?這個問題,恐怕任何一方力量都無法獨自解決。唯有眾誌成城,才能讓事情有轉機。

我們需要監管部門針對規則漏洞出台有力治本之策;科研人員在政策範圍內發揮才智,研制出成本低廉的替代品;動保組織深入調查,向社會曝光殘酷場景;消費者自覺抵制含熊膽食品......只有當所有相關方做出改變,這些可憐生靈才能真正解脫,而不是從一個牢籠跌入另一個地獄。

結語

當你我享用所謂「珍貴」熊膽制品時,有沒有想過犧牲在其後的生命?又有多少人在乎?這不僅是動物權益問題,也是人性的扭曲與麻痹。要讓生靈免受苦難,唯有我們人類心中那份溫暖與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