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東方白鸛「守護記」

2024-06-02動物

人民網記者 陳靜

提到候鳥東方白鸛,你會想到什麽?

全球族群數量不足萬只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是似鶴非鶴的「鳥中大熊貓」?

東方白鸛在洪河保護區的晨曦中哺育幼鳥。鄭浩攝

位於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育區(以下簡稱「洪河保護區」),是東方白鸛全球兩大主要繁殖區之一,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東方白鸛之鄉」稱號。5月末,今年最早出生的東方白鸛寶寶滿月了。

5月24日,即將滿月的東方白鸛寶寶已能蹣跚地站上巢的邊緣。監控畫面截圖

「一條路、兩個天然巢」開啟守護之旅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概括洪河保護區的開局,科研監測科科長朱寶光的答案是:「一條路、兩個天然巢」。

「一條路」,指的是修建於上世紀60年代末的二撫公路。

二撫公路曾經是群眾出行要道,現在早已失去了當年的功能,其中有27公裏被圈進了封閉管理的洪河保護區,變身為串聯起9個固定監測點位的主幹巡護路。無論是候鳥的春秋遷徙監控、夏季繁殖調查,還是留鳥的冬季巡邏投餵,全都離不開它。

「老職工」——二撫公路延伸向保護區深處。鄭浩攝

5月17日,朱寶光和同事在一個固定監測點位升起無人機。他告訴記者,二撫公路到現在還是砂石的,「它就像我們單位一個沈默而重要的‘老職工’,見證了東方白鸛保護事業的每一步」。

「31年前的2月份,我們沿著它走到對面壩側,扛著梯子、拖著工具,摸進大雪覆蓋的封凍沼澤,制作了保護區招引來的首對東方白鸛的半人工巢。」朱寶光說,這次成功的招引,就是洪河保護區東方白鸛保護工作真正的起點。

「兩個天然巢」的指向,依然是1993年。

這一年,保護區範圍內僅僅發現了「兩個天然巢」,正是基於對這兩個巢內的兩對東方白鸛以及8只幼鳥的觀察和研究,形成了洪河保護區的「起家」原點。

從這個原點出發,保護區的人工招引巢經歷了4次叠代,取得了國家專利,建立了洪河標準,推廣到了全國。截至2023年,已經累計招引東方白鸛753對、出生2392只,為全球貢獻了四分之一的族群數量。

「倔強夫妻」不愛新家戀舊巢

「倔強夫妻」是洪河保護區工作人員們給一對今年至少8歲的東方白鸛取的昵稱。它們的電線桿就在「老職工」——二撫公路129公裏處的東側。5年來,這對大鳥連續在電線桿上築巢育兒,2次拒絕了保護區提供的鐵質新巢。

5月17日拍攝的「倔強夫妻」育兒中。人民網記者 陳靜攝

東方白鸛體型碩大,有使用舊巢的習性,單巢承重可達150斤以上。2020年春天,二撫公路129公裏東這根電線桿被一對東方白鸛築上了巢。每年越冬歸來,它們都會一邊繁育一邊「修補翻建」。2022年早春,巢下的草叢被雷電擊中起火,保護區趁著夫妻尚未「到家」,趕緊拆掉了舊巢,並在不遠處立上了一個帶有監控的鐵質新巢。

「當時我們覺得新巢的優勢顯而易見,它們肯定能搬過來。」朱寶光說起「倔強夫妻」的來歷,就像在講自家孩子的故事,「誰知它倆回來後,一看‘家’沒了,毫不猶豫就開始原址重建。轉過年來,我們還是想試試,於是又把巢給拆了。結果它們回來僅僅用了7天,就迅速完成了原址‘入住’。」

在連續兩年「新家舊巢」的拉鋸中,朱寶光和同事們敗下陣來:「東方白鸛和咱人一樣,有不同的性格。‘倔強’這對兒用咱東北話說就是‘犟種’,‘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啊!」

「現在看來,尊重和順應野生動物的自然選擇,才是更好的保護。」朱寶光說。

「洪河少年」遊天下

追蹤器編號HHNR079的東方白鸛,2022年出生在洪河,朱寶光說它是個「很有想法兒的小家夥」。亞成體階段,「079」仿佛清楚自己即將擔負起族群繁衍的責任一般,在最後的「單身」時光裏,離開鄱陽湖越冬大部隊,到更南的南方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2023年末,「079」(右前)在香港米埔自然保育區「跨年」時被拍攝到的影像。洪河保護區供圖

2023年秋天,「079」和同伴們自洪河出發,11月14日抵達鄱陽湖。2天後,「079」決定到再南些的地方「逛逛」,一路在梅州、深圳等地歇腳,12月26日到香港米埔自然保育區「跨年」,2024年1月5日又去了澳門,隨後還在開平、湛江、韶關等地「打卡」。2024年1月19日啟程返贛,3月22日回到了鄱陽湖的夥伴中間。稍事休整一周,3月29日,「079」開始北歸。

「079」在哈爾濱雙城的追蹤點位資訊,推測左下是巢的位置,右上是主要采食區。人民網記者 陳靜攝

此次北歸,對「079」意味著成年。4月7日,它到了松花江哈爾濱雙城段就沒再飛往洪河。

「你看它在雙城的訊號,兩個密集區域分別是巢和主要采食地,說明它已經在這兒安家撫育幼鳥了。」朱寶光告訴記者,「就東方白鸛的習性而言,參加繁育後就不會有‘少年期’那種漫遊現象了。但這種‘漫遊’的地域性廣度,恰恰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東方白鸛族群壯大起來,而且適合這個族群的生境越來越多。」

種植戶從「護鳥不虧」到「護鳥有賺」

三江平原適宜東方白鸛族群的生境主要是沼澤濕地,人類的稻田則是它們不時光顧的「食堂」。

洪河保護區和農場稻田以堤壩為界,每到秋日,都會形成涇渭分明的不同顏色。濕地周邊的種植戶們伴著鳥鳴陣陣,收獲一年的辛勞(圖片拍攝於2023年)。邱愛民攝

一條堤壩劃出了洪河保護區和周邊農場的界線,浩渺的濕地和無邊的稻田在這裏相交。每到秋天,被當地人描述為「堤內北大荒、堤外北大倉」的景象都會格外明顯,鳥鳴陣陣中,人們收獲起一年的辛勞。

5月末,洪河農場第三管理區種植戶劉子靜剛剛完成了1350畝稻田的插秧工作。他告訴記者:「在我們這兒種田,和別處最大的差別就是得兼顧著護鳥,得學會與鳥和諧相處。」

至於如何和諧相處,劉子靜說:「眼光放遠,開好‘食堂’,護鳥不虧。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開食堂」得損失一些,但近年來有關部門為保護生態實施大量耕地整治和改造工程,他從中實實在在受益了。

以黑土地生態修復中的工程類措施——水田規模化格田改造為例,經過科學勘測,劉子靜原先不規則的稻池被規劃成便於大機械作業的規則形狀,單池面積可達15畝至30畝,田埂數量大幅減少。而田埂數量的減少,意味著成本的降低。「以前稻池幾分大的、幾畝大的都有,春耕得雇三四個人‘捋埂子’、補苗,全部費用得10萬元。格田以後田埂少了,人工費、油料費都算上,能省下6萬元。成本降下來了,不就是咱的賺頭麽?」

截至目前,洪河農場已經累計完成格田改造17.3萬畝,為400多種植戶帶來了「賺頭」。

如果說降本是種植戶看得見的「賺頭」,那麽還有暫時看不見的潛在生態溢價正在不遠的前方等待著:目前,當地出產的與東方白鸛相關的品牌生態大米已在市場上小試啼聲,不久的將來,隨著銷路的進一步開啟,「看不見的生態溢價」就會讓種植戶從「護鳥不虧」轉向「護鳥有賺」,物種促進濕地恢復與社群經濟雙贏的態勢已經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