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貓頭鷹伸出鋒利爪子,猛撲大守宮,大守宮沒跑反而轉身張開大口

2024-07-29動物

桂林的郊外酷熱難耐,村民們紛紛聚集在大樹下乘涼。隨著夜幕降臨,一只貓頭鷹悄然無聲地棲息在樹梢上。它那寬闊的翅膀輕輕合攏,整個身軀仿佛與夜色融為一體,唯有那對敏銳的耳朵,正捕捉著周圍最細微的聲響。

就在這時,一只「大守宮」在樹枝間悄然滑過,發出輕微的窸窣聲。貓頭鷹的頭部微微轉動,似乎已經察覺到了什麽。它的身體緊繃,蓄勢待發。

緊接著,它展翅高飛,如同一道無聲的幽靈,悄無聲息地滑翔而下。

當貓頭鷹接近地面時,它的速度猛然加快,伸出那鋒利無比的爪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撲向那只「大守宮」。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大守宮」並沒有選擇逃走,而是張開大口,試圖以恐嚇的方式對抗貓頭鷹。但在這生死攸關的瞬間,它還是被貓頭鷹那有力的爪子牢牢抓住,幾乎沒有掙紮的余地。

貓頭鷹帶著它的獵物返回樹上,在爪中掙紮的「大守宮」,很快便在貓頭鷹那鋒利的喙下結束了生命。

01

「大守宮」的來歷

「大守宮」是廣西的叫法,學名叫大壁虎。它擁有眾多別稱,如蛤蚧、仙蟾、多格、哈蟹等,這些名字或許你未曾聽聞。但"大守宮"這個文雅的稱呼,你一定有所耳聞。你是否知道"守宮"一詞的由來呢?

"守宮"最早出現在古籍【爾雅】中,與蠑螈、蜥蜴、蝘蜓等生物並列。"宮"在古代是對房屋、居室的泛稱。壁虎因其常棲息於屋壁之上,故得名"守宮",被視為守護家園的吉祥之獸。

隨著時間的流逝,"宮"字逐漸專指帝王、皇後、妃子所居住的皇宮內苑,"守宮"一詞也因此被賦予了守護後宮的深層含義。

此外,"守宮"與"守宮砂"之間也有著一段神秘莫測的聯系。東晉時期的張華在【博物誌】中詳細記載了守宮砂的制作方法和用途:"以器養之,食以朱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擣萬杵,點女人肢體,終身不滅,唯房室事則滅,故號守宮。"這段記載不僅揭示了守宮砂的神秘功效,也增添了"守宮"一詞的傳奇色彩。

02

世界上最大的一種壁虎

「大守宮」的名字中就透露出一個顯著的特點——"大"。成年的「大守宮」,體長輕松超過30厘米,這是怎樣的概念呢?它們的體型幾乎與人類的腳掌相仿,堪稱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壁虎種類。

而新生的「大守宮」,從殼中破殼而出的那一刻起,就展現出了驚人的生命力,體長已達約8厘米。

「大守宮」以其非凡的聽覺和獨特的視覺適應力而著稱。它們擁有敏銳的聽力,但對強光卻顯得格外敏感。

在白天,當陽光強烈時,它們的瞳孔會緊縮成一條垂直的細縫,以避免光線的強烈刺激。當夜幕降臨,「大守宮」的眼睛能夠將瞳孔擴大至原來的四倍,使得夜間視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更令人驚奇的是,「大守宮」不僅擁有出色的視力,它們還擁有一種獨特的清潔機制。它們的舌頭不僅靈活而靈巧,能夠伸出口外捕捉食物,還能偶爾用來輕輕舔去眼睛表面的灰塵。

03

配色不走尋常路

"大守宮"不僅體型龐大,更以其非同尋常的配色方案,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風采。

"大守宮"的體色極為醒目,深灰色、灰藍色、青黑色等色彩交織,卻並非單調地覆蓋全身,而是以獨特的"劃片"方式呈現。

它們的頭部和背部被深灰色或藍褐色的橫條紋所裝飾,而全身則點綴著灰白色、磚紅色、紫灰色、橘黃色的斑點,尾巴上則有白色的環紋。

然而,"大守宮"的藝術性不僅僅體現在它們的色彩上,更在於它們那粗糙的皮膚和密集的粒狀細鱗,給人一種"癩蛤蟆"般的感覺。

04

闖蕩江湖靠的是一身「輕功」

"大守宮"能夠成功闖蕩江湖,必不可少的一招就是它的「輕功」。

它們的動作敏捷而優雅,爬行時頭部輕盈地懸浮於地面之上,身體隨著四肢的擺動而靈活前進。

它們的腳底擁有強大的吸附能力,仿佛擁有隱形的磁鐵,讓它們能在垂直的墻壁上如履平地。

曾幾何時,人們以為大壁虎腳下的吸盤是它們自如行動的秘密。然而,經過細致的觀察,真相逐漸揭曉。

"大守宮"趾端的足墊並非吸盤,而是覆蓋著密集的、絨毛般細小的微絨毛。這些微絨毛,如同無數細小的勾點,緊緊抓住物體表面,賦予了"大守宮"在墻壁乃至光滑的玻璃上自如爬行的能力。

微絨毛頂端的腺體分泌物,更是增強了它們的吸附力,讓它們如同擁有超能力一般。

05

斷尾逃生

面對威脅,"大守宮"還有一項令人驚嘆的「影分身」技能——斷尾逃生。當尾巴斷裂時,神經和肌肉尚未完全失去活力,斷尾在地上顫動,仿佛在迷惑敵人,讓天敵誤以為那是真正的獵物。

在敵人被斷尾吸引註意力的瞬間,"大守宮"的本體已悄然逃離。

更令人稱奇的是,"大守宮"擁有強大的止血功能。即便尾巴斷裂,也不會有大量出血。加之它們驚人的細胞再生能力,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斷尾很快就能再生。

"大守宮"在面對危險時,還有著不同的應對策略。一些個體會選擇迅速逃離現場,而另一些則會突然張開大口,以威懾的姿態面對敵人。

06

不挑食,但從不吃死的昆蟲

"大守宮"偏愛山巖、荒野的巖石縫隙、石洞或樹洞,這些隱秘的角落為它們提供了安全的庇護所。在樹林、開闊地、山區、荒漠,甚至人類住宅的屋檐、墻壁上,都可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從孟加拉向西,到中南半島各國,再到南至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甚至在印度東北部到澳洲群島的廣闊地域,"大守宮"的足跡遍布。

在中國,它們的分布同樣廣泛,廣東、廣西、海南、香港、福建及雲南等地都能找到它們的存在,台灣省也有它們的記錄。

"大守宮"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昆蟲,它們對食物的選擇頗為講究。螻蛄、蚱蜢、飛蛾、蟬螂、黃粉蟲和蠶蛾等,都是它們選單上的美味佳肴。

盡管看上去不挑食,但"大守宮"在飲食上卻有著自己的一套標準。它們拒絕食用死去的昆蟲和食物,這表明,即使是壁虎,它們也追求新鮮。

07

生死相隨,一生只會有一個伴侶

在科學家的細致觀察下,我們得以窺見大壁虎那令人動容的"熱戀期"。一旦交配完成,它們便形影不離,如同一對忠貞不渝的愛侶。

它們總是相互跟隨,彼此的鳴叫聲此起彼伏,仿佛在訴說著它們之間的深情厚意。

然而,這份深情也給大壁虎帶來了潛在的危險。它們對伴侶的依戀,使得它們在面臨捕食者時變得異常脆弱。一旦其中一只被捕,另一只也會緊隨其後,輕易地落入捕食者的陷阱。

有趣的是,當伴侶失蹤時,大壁虎會不顧一切地四處尋找,它們對愛情的執著讓它們不願放棄任何一絲希望。

但若終究無法尋回,它們便會選擇一條悲壯的道路——"殉情"。它們寧願在烈日下暴曬至死,或是以頭撞石,也不願獨自面對這無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