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普通人的自然|唐家河尋獸:「看不見」的熊貓與多樣性回音

2024-08-10動物

2024年五一小長假接近尾聲,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育區的接駁車班次逐漸減少。下午六點過後,除了位於保護區內的自然教育中心與唐家河大酒店的居住者外,不再有觀光遊客進入。這時是不少動物安心覓食,享用晚餐的時段。果不其然,中心附近的草甸坡頭上,一只老羚牛在樹下悠閑啃草。更有趣的是,之後連續三個傍晚,固定地點,固定區域,它像老演員般定時出場。不時有一兩只小麂翻越草谷,但它們更為警惕,如風疾行。令人動容的是這種安然。我們經常在「保護」的高尚措辭底下行動,但是否真正了解過它們的處境呢?

羚牛固定出沒的草坡。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拍攝和提供

觀測到的羚牛。

唐家河位於四川廣元市青川縣內,是全世界野生動物遇見率最高的低海拔地區。這裏的明星物種是國寶大熊貓。作為傘護種,它所棲息的生境,也為伴生動物提供重要的資源保護。保護區內,現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有11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4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6種。金貓、 鬣羚、斑羚、巖松鼠等少數族群也能在當中找到。大部份人前來唐家河,不敢奢望見到野生大熊貓,但來偶遇它的「朋友們」,進行「尋獸」則是可以期待的。

唐家河區域內的指示牌。

有「跡」可循

觀鳥、尋獸、認種,回到自然中,人了解的事,未必比動植物多。它們知曉如何躲避利害,如何囤積食材,跑跳翻攀,技能隨環境前進演化,形成如你所見的物種之間與環境美麗與殘酷相存的適應力。人雖然可以靠工具,但在野外仍顯生疏。近年來,自然保育區內的自然教育活動增多,站在懸崖邊的斑羚顯然比小麂要大膽,即便得知對岸有人,也會鎮靜自如地觀察。

山脊。

開始「尋獸」之旅前,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附近無名的野山,是我的第一站。小山看著不高,沒有被開發的步道,但也有逐級而上的樓梯。樹與樹之間坡度緩慢擡升,向上爬似乎是人類原始的沖動,而當逐漸需要手腳並用時,我們已然爬到半山腰。回看來路,自然中心的房屋已被綠蔭遮蔽,不見其蹤。而林間藤攀增多,落葉變厚,巖石上的苔蘚則愈發鮮嫩完整。

動物糞便。

地上不同形態的動物糞便,昭示著它們平日的路徑。這裏顯然是羚牛與小麂熱衷的步道,動物糞便是辨識動物最直接的方法之一,當中保存著動物重要的資訊要素。透過糞便內糖皮質醇激素代謝產物的分析發現,唐家河的壓力水平比其他山系低,這是某種程度上「幸福指數」的體現。2023年,科研人員在唐家河海拔3822公尺的流石灘發現大熊貓糞便,這是唐家河開展大熊貓保護工作45年以來,大熊貓活動痕跡的最高紀錄。

唐家河的河流。

唐家河架設了多個智慧觀測點,動物一旦在附近出沒,APP上則會顯示。這種巧思看似令「尋獸」有跡可循,但大部份時候只是一種數位性的期許。野生動物不是動物園內的景點,顯然不會特別為誰駐留,遇見就是一場運氣的征途。但耐性是最好的工具。當然,唐家河被稱為「最容易看見野生動物」區域,主要原因是唐家河獨特的地理環境,躲避了第四紀冰期被北方大陸冰蓋破壞的危險,成為眾多古老生物的避難所,大熊貓、羚牛、水杉、珙桐等眾多特有物種得以保存至今。

冰川遺跡。

多樣性回音

摩天嶺為隴蜀界山,海拔兩千多米,過去因其險要陡峭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今,這裏是成熟的旅遊區域,建有人工步道。沿山而上,會經過落葉闊葉林、針葉林、高山灌叢、高山草甸等不同植被。

唐家河的林地。

區內的旅遊車將我們送至登山口,獼猴如常在路邊蹲守,五一假期剛過,它們習慣了大量遊客投註的驚奇目光,期待有誰沒忍住扔下手中的零食。雖然是唐家河地區的外來物種,但它們也早已在此占據一隅。回程路段上,蹲守的則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酋猴,這種體形粗大、尾巴短小的種屬是中國特有種,更愛在河灘巖壁上逗留,伺機覓食。至於最後一種棲息於唐家河、屬三大猴群之一的金絲猴,顯然難遇真身。這一毛發鮮亮、唇厚仰鼻的高山猴群,因擁有華麗的金身而成為猴中的「顏值之王」,常年占據海拔更高的林間樹冠層。三大猴族鼎立,有其各自的邊界與屬地。

藏酋猴。

徒步兩小時,喜歡在暖陽後出沒的紅腹錦雞也消失不見。密林中無法探尋什麽,我們只能擡頭仰望,如果夜晚星辰是最好的目標,那麽在白天在樹椏間逡巡的飛鳥,則成為另一種「繁星」。兩只赤紅山椒雀交相飛舞,要全身貫註地使用眼睛,才能跟隨它們的軌跡。樹頭枝椏,頂冠與葉芽,我們也以另一種方式,熟悉了它們的舞台。

赤紅山椒鳥。

下山的時刻,發現了腦瓜子震顫不停的啄木鳥,這種自小以卡通形象出現在大家身邊的鳥類,我也是第一次見到了真身。那高頻得令人忍不住腦瓜疼的啄木方式,已一再被科普澄清,它們擁有海綿狀的厚頭骨,擁有自己的安全保護系統。但也有說法認為,這個被普遍稱為「樹木醫生」的捉害蟲好手,會過量啄木導致樹木腐壞與倒塌。我們觀測了一小會兒,它勁頭十足,我們的耐心不足以與之抗衡。

啄木鳥。

野豬雖然警覺,有一家子卻經常在中心附近溜達。晚飯過後,天色昏暗,踉踉蹌蹌的幾只黑影會在草叢中的石頭邊上徘徊。人即便慢慢靠近,它們也不急著逃離,互相定驚交視,待氣息逼近後再從容隱身。另一次發現野豬,則是在爬上半山的步道時,發現對面山坡草甸上的兩只野豬緩行吃草,大片開闊的領地,令它們可以怡然自處。幾米開外,則是在嚼草的小麂,兩者互不幹擾。

野豬。

第二天出發,到白熊坪保護站。越往深山走去,越少屬於現代文明的聲音,各類噪音逐漸消隱,另一種聲道卻被開啟,林間的風、昆蟲的耳語、鳥鳴相織的協奏、流水激撞出不同的音階,湧入耳道,像是接收到另一種被日常掩蓋、忽視的頻道。簡單的步伐既在創造聲音,也提醒著野生動物們細微的線索。身處腹地,密林如布,在它們的地盤上,我們不過是單一的象限,它們才是多樣性的回音。

唐家河星夜。

變化中的經驗

熊貓無疑是野生動物界的頂流。在動物園之外,我們有機會與它們真正相遇嗎?今年4月2日,工作人員在持續四年開展的大熊貓野外繁殖行為專項調查中,於唐家河的麻山區域觀察並記錄到大熊貓母子的活動場景。

唐家河博物館裏的熊貓標本。

自1978年四川臥龍成為第一個國家級大熊貓自然保育區後,如今全國已有67個大熊貓自然保育區,野生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達258萬公頃。截至2024年,野生大熊貓數量已增至1900多只。全國野生大熊貓族群數量有所增加,而納入國家公園保護的野生大熊貓數量,約占全國野生大熊貓族群總數的72%。2023年頒布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3-2030)】將原多個大熊貓自然保育區進行統一規劃與管理,強調自然生態系原真性更為嚴格的保護,同時國家公園擁有更為靈活、多樣、綜合的功能定位。人在流動,空間被一再定義,界限也一直變化。

青川箭竹。

1985年,威爾森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刊物上發表文章【生物多樣性的危機——科學面對的挑戰】首次提出生物多樣性概念。生物多樣性的議題眾多,無一不在反觀和塑造人與自然的經驗,在以人為中心的視角之外發現更多的資訊與機會。聯合國的氣候行動討論認為,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瓦斯大約一半留在大氣中,另一半則被土地和海洋吸收。這些生態系,以及它們所包含的生物多樣性,都是天然碳匯,為應對氣候變遷提供了「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極端天氣頻發的這兩年間,潰敗的設施與工具,也讓人類以某種方式理解野生動植物的處境 —— 一種無法抗拒的改變。如何在災難中保存自我,得以逃脫;如何防禦,抵抗愈發激烈及不可測的力量。如何選擇行動,在每個人身上彰顯。就在不久前,連續的暴雨令唐家河也不得不應對山洪傾瀉,山體滑坡的危險,景區內所有人員需要安全轉移。但當中的動植物,不過是經歷著它們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以已知的經驗應對未知的明天。

(作者Ewbar系自由撰稿人)

個人能為環境做什麽?普通人如何在自然中自處?

「普通人的自然」(A New Normal for Nature)專欄記錄普通人與自然相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