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燕都新趣|這個冬季,去哪能看到罕見的鳥?

2024-02-01動物

北京晚報·五色土

去年冬季的北京,對觀鳥人來說是幸福的。11月初,主要活躍在東北一帶的北長尾山雀頻繁亮相於北京城各大角落。此後,戴菊、白腰朱頂雀、紅額金翅雀、紅腹灰雀等一些罕見鳥種相繼在北京出現,引爆全城的觀鳥熱潮。而將這股熱潮推向最高潮的,則是今年1月初,興隆公園的一只白翅交嘴雀雄鳥。

白翅交嘴雀「輕松拿捏」觀鳥人

1月23日,伴著三四級北風,我慕名來到興隆公園,只為一睹白翅交嘴雀的風采。有網友戲稱,「全北京僅此一只」的白翅交嘴雀,驚動了全城的觀鳥人。

從南門進入,緊靠著南側圍墻,向東一直走就是。走不到五分鐘,就看到右手邊三三兩兩的人群,圍著一棵樹拍來拍去。看這架勢,就是這裏了。

我剛剛走近,便在一棵松樹的樹枝上看見一只全身粉紅色的鳥,體型不大,翼和尾近黑色,翼上有一道白斑,這就是白翅交嘴雀了!它正旁若無人地在松樹上嗑松果。

白翅交嘴雀

這時我得以好好觀察:它的上下喙彎曲,無法正常咬合,只能交叉在一起,呈「X」形——這就是「交嘴」的由來。獨特的嘴部造型,讓它能輕松剝開松果。

它是大場面先生,面對這麽多觀眾,一點也不怯場,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表演」:在樹枝上不停地嗑松果,松果掉了,就飛到地上,時不時還非常有經驗地用爪子踩住松果;地上吃得差不多了,便飛到樹上繼續「幹飯」……

旁邊的拍攝者,被它輕松拿捏:它不動,人不動;它一動,人也動,人們時而分開,時而聚攏,只為尋找最佳的拍攝角度。

半個多小時後,吃飽喝足的它,飛到其他地方去了。鳥友張先生喘了口氣,稍事休息。他六十來歲,穿著厚厚的棉服、戴著手套,將粗壯的三腳架,架在一棵樹枝前。他不打算挪動位置,因為那棵樹枝上有一堆雪,他還要再拍白翅交嘴雀吃雪的場景。

白翅交嘴雀

聊起這只鳥,張先生開了腔:「這鳥其實來了有三四個星期了,我在去年12月26日就已經拍到它了,今天是第二次來,主要是拍視訊。」

我問他為什麽隔這麽長時間才來,他笑著說:「前幾天人太多,就這片巴掌大的地方,會聚了兩三百人,根本架不開三角架。現在多好,可以輕松地拍視訊。」

旁邊另一位年長的鳥友李先生附和道:「是呀,就那幾天,您胳膊稍微一擡,就能推倒好幾個人。」

他也說到,這只鳥很早就來這裏了,最初只是晨練的人註意到它,後來訊息慢慢傳開,被觀鳥者確認為罕見的白翅交嘴雀後,幾乎全城的觀鳥人紛紛來此一睹芳容。

據說這個冬季,在北方只有兩只白翅交嘴雀出現,一只在內蒙古,另一只就是在北京。因此,這段時間,好多南方的鳥友特意來北京拍它。

北朱雀「一家四口」齊出動

官莊公園位於朝陽區王四營鄉官莊村,建成時間並不長。因為北朱雀的出現,官莊公園迅速成為熱門觀鳥地之一。

探訪完興隆公園的第二天,我前去官莊公園。當我來到一處緊鄰一條小河道的山坡時,看到幾位鳥友在三腳架前蹲守,還有幾位鳥友聚在一起閑聊——這應該就是拍北朱雀的隊伍了。

他們在此已經等候多時,還有人是第二次來,但依然沒有見到北朱雀的身影。有人逐漸焦急起來。這時,一位六十歲左右的鳥友主動當起了「鳥導」:「大家別急,踏實等著。」

他指著小山坡頂上的白蠟樹說:「我今天早上八點多在這棵樹上拍到它們了,因為雄鳥總站在樹枝後面,拍得不好,想再拍拍。我就住在公園邊上,每天都來這裏拍。北朱雀是‘一家四口’,一對是雄雌成鳥,另兩只是亞成鳥,一只是‘兒子’,一只是‘閨女’。每天早上八點多,它們四只會一起飛到白蠟樹上吃果子,吃上半個小時就飛到草地的雪堆上喝水。大概十一點來鐘,會再次來這裏吃東西。」

快到十一點,還遲遲不見北朱雀的身影,陸陸續續有人走了。大概過了十多分鐘,眼尖的人發現白蠟樹上飛來幾只鳥,一位鳥友用望遠鏡確認:是它們!

北朱雀雄鳥

人群迅速向白蠟樹靠攏。最初大家遵守一個約定:不靠近鳥。沒想到,有幾位只帶了手機的鳥友,想用手機就拍到北朱雀,便沖到白蠟樹底下,拍攝隊伍一下亂了陣腳,各自占據有利地形,狂拍一氣。

在慌亂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北朱雀:雄鳥從頭部至腹部,通體為粉紅色,額頭和頸部有明顯的白色鱗狀斑,翅膀為灰褐色。在它探身吃果子時,能看到腰部及尾上覆羽為粉紅色。雌鳥整體就顯得黯淡了很多。另兩只亞成鳥明顯比成鳥小一些。

北朱雀雌鳥

漂亮的雄鳥似乎故意與人們作對,遲疑地躲在樹枝後面,不肯站在枝頭,亮出全身。這讓想拍攝到它完美形態的人無可奈何。雌鳥則站在空曠的枝頭,悠閑地吃果子,曬太陽,卻少有人去拍它。

這時,我想起了一位鳥類研究專家的一句話:雄鳥擁有絢麗的色彩不僅是為了吸引異性,更是為了保護異性——雄性用它迷人的色彩吸引外界的註意力,從而讓自己的伴侶處於安全的境地。

白尾海雕新年「如約」而至

當人們為公園裏出現的罕見鳥種奔走時,愛鳥匯的羿健依然忙碌地穿梭在通州區的各大河流旁,密切關註鳥類棲息地的變化。這一段時間,他關註著一對白尾海雕的一舉一動。

從去年12月底一直到現在,這兩只白尾海雕每天在日出分時來到森林公園南門甘棠壩附近的水域捕魚。前段時間溫度低,河面上有冰,一只白尾海雕把魚捕上來之,會放在冰面上,兩只白尾海雕輪流吃。最近,因為氣溫回升,冰面開始融化,白尾海雕還會來這裏捕魚,但它們會帶著捕捉的魚,往潮白河方向飛去。

羿健說,今年是連續第三年在通州發現白尾海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訊號,說明它們對通州區大運河、潮白河一帶的環境比較認可,並將這裏作為比較穩定的冬候棲息地。對此,他頗為期待,「只要我們做好大運河、潮白河一帶的環境和棲息地保護,白尾海雕很有可能會把這裏作為長久的越冬地。」

白尾海雕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作為稀有物種,它們的出現,也為這座城市的觀鳥者帶來了諸多驚喜。

2023年元旦,愛鳥匯在大運河森林公園組織了第一屆青少年「新年觀鳥」活動,在當天7點半左右,就在活動剛剛開始時,他們看到了在天空中翺翔的白尾海雕,孩子們為這個特殊的「禮物」歡呼雀躍。

2024年元旦,第二屆「新年觀鳥」如期開展,同樣也是在當天的7點半左右,他們再次看見了白尾海雕。這一次,兩只白尾海雕都現身了。羿健特別開心,也覺得特別神奇,「感覺就跟孩子們約好了似的,新年到來,它們也來了。」

就在幾天前,致力於青少年自然教育活動的羿健,還帶著幾位小朋友在通州各大水域觀鳥。觀鳥「入坑」沒多久的王建華,也跟著孩子們一起到潮白河畔感受自然之趣。下午4點左右,他準備回家。走到停車的地方,他遠遠看見一只猛禽飛了過來。它越飛越近,他從來沒有見過體型如此巨大的猛禽,即便飛在高空,也能感受到直面而來的威猛之勢。

翺翔在潮白河上空的白尾海雕 王建華 攝

王建華來不及辨別是哪種鳥,便舉起相機一陣狂拍。短短幾秒鐘後,它倏然一個轉身,飄然遠去。這時,他看到了它的尾部有一大片白色,他才意識到這只猛禽可能就是白尾海雕。當透過照片細細比對圖鑒後,他確認這就是尋覓已久的白尾海雕,莫大的驚喜與幸運感,湧上心頭。

【鳥類小檔案】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是鷹形目鷹科海雕屬的鳥類。它為大型猛禽,體長74至92厘米,體重2800至4600克。體羽多為暗褐色,後頸和胸部的羽毛為披針形,頭部、頸部的羽色較淡,為沙褐色或淡黃褐色,嘴、腳黃色。相較於其他海雕,它的尾羽呈楔形,且為純白色,因此得名白尾海雕。在中國,所有的猛禽都至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白尾海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尾海雕飛行時振翅比較緩慢,高空翺翔時兩翼彎曲略向上。它主要棲息於沿海、河口、江河附近的大片沼澤地區以及某些島嶼。白天活動時,它主要以魚類為食,常在水面低空飛行,發現魚後用爪伸入水中。它也捕食各種鳥類以及中小型哺乳動物,有時也吃腐肉和動物屍體。

●白翅交嘴雀

白翅交嘴雀是雀科交嘴雀屬的鳥類。分布於歐洲、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羅斯、日本及中國的東北與華北等地,多見於山區森林、山地針葉林地帶,也見於針闊混交林中。

分布在中國的交嘴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紅交嘴雀,一種是白翅交嘴雀。紅交嘴雀前段時間在北京出現較多,白翅交嘴雀在北京更罕見。兩種都是國家保護動物。

●北朱雀

北朱雀是雀科朱雀屬鳥類。它在中國分布於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河北、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江蘇等地,它們多棲息於山區針闊混交林、闊葉林和丘陵的雜木林中,也見於平原的榆柳林中。

北朱雀性機警、擅藏匿,平時多站在高大樹木頂枝上或灌木上,覓食時才到草叢或灌叢中。它們在中國為旅鳥或冬候鳥,遷徙或越冬於東北、華北至西北地方,5至7月繁殖於西伯利亞一帶。

羿健(副中心野生動物保護誌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