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四川拍到野生大熊貓雪地「戀愛」!無包辦婚姻,比圈養的過的好?

2024-04-02動物

熊貓「談戀愛」你見過,野生的大熊貓「談戀愛」你見過嗎?

今年2月中旬,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內,在裹著冬雪的山地上,兩只不顧嚴寒的大熊貓,在雪地裏翻滾,擁抱嬉戲,像極了熱戀中的小情侶。

現場畫面

它們甜蜜互動的畫面,被安置在野外的紅外相機記錄下來,3月25日,工作人員看到了這段拍攝視訊,將其釋出在網上。這兩只熊貓的「戀情」算是官宣了。

它們嬉戲玩鬧的樣子,看起來過的並不比動物園裏的差, 在環境逐漸向好的今天,熊貓還有必要圈養保護嗎?

四川雅安:發現第一只熊貓的地方

隨著這兩只熊貓的走紅,更多人也了解了四川雅安。 作為發現第一只熊貓的地方 ,雅安不容易被人們所遺忘,只是一百多年的歷史,隔的實在太長。

將第一只熊貓帶向世界的人是個法國傳教士,名為艾爾芒·戴維德,他在中國居住的時候,聽說了四川雅安市的寶興縣境內,有許多從未見過的珍稀動物, 便於1869年欣然前往

來自雅安的野生熊貓母子

戴維德剛到當地的一個農村,就被一個李姓農戶掛在墻上的黑白動物皮吸引。

他詢問這是什麽動物,李農戶告訴它這種動物本地有「白熊」、「竹熊」和「花熊」三種不同叫法。

戴維德對這種熊來了興致,他出錢在當地請了三個獵人,讓它們幫忙搜捕。

三人也不負所托,成功找到了一只「白熊」,只是他們不知道戴維德要活的,為方便攜帶就給打死了。

戴維德只好重新搜尋,一直到5月4日,才成功活捉了當地人叫做「竹熊」的動物。

戴維德見熊的毛發只有黑白兩色,於是給它取了另一個名字——「黑白熊」。

他原本計劃著將這頭「黑白熊」帶到法國去,可剛到成都,這頭「黑白熊」就受不了長久的顛簸之苦,身體出現了異樣,望著已是奄奄一息。

最終,這頭熊也沒能活著到達法國,只有用它的皮做成的標本,陳列在了法國巴黎國家博物館裏。

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熊貓標本

時任博物館主任的任米勒·愛德華茲對這具黑白的標本也十分感興趣,它在翻閱許多資料後,覺得這種熊跟生活在中國西藏的小貓熊有些相似,只是體型要大一些。於是就將它命名為「大貓熊」。

這個名字很快就傳播開來,被世界各國沿用。

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動物標本展覽時,「貓熊」的標本也在其中,旁邊還豎一塊大牌子,上面是中文和拉丁文兩種文字所寫的「貓熊」名字。

可當時人們的閱讀習慣還跟古時一樣,是從右讀到左,於是就有一群人一邊指著牌子,一邊念著「熊貓」。

台灣一家報紙曾發文試圖糾正,可閱讀習慣沒有改過來,大熊貓的名字倒是徹底改了。

當時國內確有一種叫「熊貓」的動物,為了有所區別,只得改名叫「小熊貓」了。

被搶了名字的小熊貓

千番搜捕,多少身埋他國土

大熊貓一夜爆紅,掠奪也殺戮也隨之而來。

當時美國總統的兩個兒子從博物館見識到大熊貓後,對這種神秘的東方生物產生好奇,於是兩兄弟結伴來到了發現熊貓的寶興縣探訪,一只也沒有見到。

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拍攝的熊貓

二人並沒有放棄,又朝著大涼山出發,在越西縣時,終於尋找到了一只活生生的大熊貓,他們沒有猶豫,舉槍就將這只大熊貓打死,做成標本帶回了美國。

與此同時,德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的探險家也是聞風而動,紛紛帶著捕獵工具來到中國,或是上山搜尋,或是從當地人手中收購,將許多大熊貓帶回了自己的國家。

中國的大熊貓越來越少,西方國家博物館裏的大熊貓標本卻越來越多。

雖然運到西方國家的熊貓無數,但沒有一只是活著的。

為了美國能有一只活著的大熊貓,一位名為露絲·哈克利斯的美國服裝設計師,在1936年跟自己的丈夫一起前往中國四川。

還未到達四川時,露絲的丈夫就得病死了,露絲並沒有因此折返,而是帶著丈夫的意願,與一位名為楊昆汀的美籍華人一起,乘船經過成都到達汶川。

跑進居民家的汶川大熊貓

在這一年的11月9日,兩人成功捕獲了一只3磅的年幼大熊貓,楊昆汀用了自己妻子的名字,給這只熊貓取名為「蘇琳」。

由於手續不全,兩人帶著「蘇琳」無法正常登上前往美國的輪船,心生一計,將「蘇琳」裝進一個柳條筐裏,謊稱是一只「哈巴狗」,混過了海關的檢查。

大熊貓「蘇琳」

「蘇琳」到達美國後,成了當地的大明星,剛到就有許多美國人在碼頭舉行歡迎儀式,之後更是住進了豪華套房,每天到不同地方展示。

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兒子狄奧多(當年到中國獵殺熊貓的其中一位),在見到「蘇琳」時,激動地稱只要讓它成為自己槍下的紀念品,寧願用自己兒子的命來交換。

「蘇琳」當然不可能讓狄奧多給打死,但也只活了一年,遺體被做成標本繼續在博物館展示。

「蘇琳」是第一只被「搶」到西方的活著的大熊貓,卻不是唯一一只。

從1936到1941年,美國一共從中國帶走了9只大熊貓,英國人丹吉爾·史密斯在短短兩年內,從中國收購了9只大熊貓,有6只帶回英國。

二戰後的1945年12月,英國選了200人組成「搶熊貓大隊」,來到汶川進行搜捕,成功抓了一只大熊貓回去。

中國政府意識到了熊貓生存困境,從20世紀40年代以後,禁止了外國人的捕獵活動。

1988年,大熊貓被定為中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從此以國寶的身份展示在眾人面前,再無人敢隨意捕殺。

圈養與野生,熊貓保護新征程

在棲息地遭到破壞,偷獵嚴重時,為了對國寶進行保護,許多大熊貓被帶到動物園。如今人們看到的也大都是動物園裏的熊貓,很少了解野生熊貓。

野生大熊貓的生活是隨海拔而動的,氣溫升高時,低海拔的竹子變得幹癟而缺少水分,只有高海拔的竹子還是鮮嫩的竹筍。

這時大熊貓就會到高海拔地區覓食。

氣溫降低時,它們又會遷回低海拔的地方生活,在這裏它們能獲得更多的陽光,陽光給它們帶來溫暖的同時,也幫助滅殺毛發上的一些寄生蟲。

大熊貓體型大,需要大量的食物來補充能量,但它們對食物的轉換率不高,因此需要不斷的進食。

雖然吃得多,但大熊貓懂得永續發展,吃竹子時會有意避開竹子的種子和幼苗,這片竹林吃得差不多,就轉移到下一片竹林。

大熊貓在吃的時候,會挑選老一點的竹葉,新鮮的則留給其它的動物,是只懂禮讓的禮貌熊。

竹子被吃進肚裏,消化完又變成竹渣排出,為那些還在生長的竹子提供了養料。

可以說,野生大熊貓有自己的生存策略,環境適應能力也很強。

但大熊貓發情時間短,一年只一次,一次只2到3天,繁殖率較低。養殖的大熊貓有人工幹預繁殖,能較大提高繁殖率。

圈養繁殖的大熊貓,也有利於進行科學研究,便於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繁殖習性,更好地進行保護。

在野外不適宜生存時,圈養繁殖是最有效的保護手段,如今生態環境逐漸恢復,自由顯得更可貴。

據甘肅等地的調查,大熊貓的棲息地面積比上一次調查增長了3.3%,數量也同比增長了15只,可見外面已經非常適合大熊貓生活。

那些在保護中心的大熊貓,不僅失去了自由,而且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也容易出現近親交配等問題。

並且圈養繁殖的大熊貓會對人類產生依賴,喪失野性的基因。

就像狼養著養著就成了狗,完全是一個新物種。熊貓也是如此,長久生活在人工環境裏,將不再傳承800萬年前那古老的血脈。

像四川雅安這兩只熊貓一樣,在雪裏翻滾,在林間自由狂奔,才是這個古老生物該有的樣子。

參考資料:

[1] 【野生大熊貓增多,會跑到其他國家,變成非中國獨有物種嗎?】遙望的星球

[2] 【圈養繁殖熊貓:必要還是多余】

[3] 【對大熊貓最好的保護,就是減少人為幹預,讓熊貓回歸大自然】

[4] 百度百科: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