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上海近300個小區都發現了,已經產生沖突 緊急提醒:千萬保持距離

2024-06-19動物

城市叢林中的"新鄰居"

在這個花園之城,你可能經常會遇到一些與眾不同的"新鄰居"——那就是貉這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近年來,隨著上海城市綠化環境的不斷改善,這種看似膽小的小型野生動物竟然開始在上海不少小區"安家落戶",成為真正的城市"新主人"。

就在最近,位於嘉定區的一個小區發生了一起"人貉沖突"事件。一些居民在晚間遛狗時,竟然遭到了貉的"襲擊"。盡管貉一般屬於比較膽小的動物,但在小區環境下似乎變得更加"熱情洋溢"了。有居民形象地說,小區內那些平時看似膽怯、見了人就會四處逃竄的家夥,此時簡直像變了一個"野蠻人"。

根據居民提供的視訊顯示,當晚10點多,一位女士牽著兩只寵物狗在小區主幹道上行走時,突然從一排轎車底部竄出兩只貉,目標直指那兩只無辜的狗狗。很快雙方就陷入了一場"追殺"狀態,女士拼命拉著兩狗狗向前逃竄,而貉也緊隨其後,步步跟進。另一位居民家中的狗狗也在綠化帶內遭到了貉的突襲。

可以想象,若是換作一個年幼的孩童恐怕會更加驚慌失措。貉屬於犬科動物,平時雖然看起來溫順乖巧,但一旦受到驚嚇時,仍然會表現出其天生的"狩獵"本能。有居民更是擔心,如果貉在攻擊狗狗時不小心傷及孩子該怎麽辦?

針對此事,小區物業已將情況向嘉定區野生動物保護站反映。據該站羅副站長分析,貉在這個小區出沒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小區綠化環境優良,為其提供了取食和棲息場所;二是小區存在不少建築物沈降縫,成為貉理想的棲身之所;三是小區存在不規範的垃圾箱房和居民投餵流浪貓等行為,產生了豐富的食源,自然就吸引了更多的貉光顧。

專家建議,遇到貉時居民一定要遵循"四不原則",即不害怕、不接觸、不投餵、不傷害。對於這次事件,或許貉出於保護自己的幼仔的目的而攻擊寵物狗,因為目前正值其繁殖季節。不過只要人們保持應有的距離,貉通常也不會主動招惹人類。

而對於該小區的物業和居民而言,想與貉和諧相處,就必須切實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對房屋沈降縫進行合理修補,堵住貉可能的出入口;二是規範垃圾投放,確保其不會成為貉的誘惑;三是引導居民不要在晚間遛狗,避免接觸活躍期的貉;四是不投餵任何流浪的動物,切斷貉在小區覓食的可能。

上周五,市林業站和專家也就曾來到這個小區尋找貉蹤跡,不過似乎已"無蹤"可尋。不過短期內相安無事並不意味著問題的徹底解決。因為只要小區仍留有貉"容身"和"求食"的條件,它們就很可能繼續在這裏"紮根"。所以與其對貉"懷恨在心",不如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與貉和諧共處。

對城市來說,擁有一些野生動物的確是一種生態上的進步。比如貉就是一種適合在城市環境生存的物種,甚至有利於維護城市生物多樣性。但同時,人們也要學會尊重貉等動物的生存習性,給予它們合理的生存空間,而不是將其徹底趕盡殺絕,這才是與這些"城市新鄰居"和諧共處的正確之道。

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整體,城市發展過程中如果能更多地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註重保護生態環境,那麽人與自然之間就能更好地實作和諧統一。對待貉等野生動物,我們也應該懷著平等、寬容的心態,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同時,也應給予其合理的生存權利,共同謀求一種永續發展之路。

就像上文提到的一些遭受貉襲擊的居民所說,即便貉對遛狗行為表現出攻擊性,但他們也並不是將其歸咎於貉,而是認為應該約束自己的行為。因為貉才是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是人類闖入了貉們的領地,所以要學會尊重彼此,共享這片城市天地,而不應該再像往日那樣,將人與自然對立起來。

當然,如果有些貉真的襲擊了人的話,那就是有限度的了,屆時或許需要人工幹預,采取措施來遏制其過激行為。但對大多數貉來說,它們並不會主動傷害人類,只要是人們給予了基本的生存空間,雙方就可以和平共處。

貉之於城市,是一種獨特的生態現象,既是發展的見證,也給城市生活增添了新的樂趣。看到這種可愛的小家夥在樓下樹叢穿梭,會讓人感到非常新奇有趣,也讓人對城市生活有了新的體會。當然,和諧相處的前提是彼此要給予基本的尊重,只有這樣,人與野生動物才能真正成為"好鄰居"。

尊重自然、珍惜動物資源,這不僅是城市環境的需要,更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需要。因為不尊重自然,就意味著不尊重人類自身,那樣的文明是難以為繼的。

作為地球上的一員,人類理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我們不應將自己淩駕於萬物之上,而是應該尊重生命,維護地球家園的生態平衡。

貉之所以能在城市定居,正說明了上海在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它們的出現,不僅增添了城市生活的情趣,也是對上海城市建設給予了最好的肯定。

當然,貉在城市生存並不是沒有風險和挑戰的。比如這些天性較為膽小的動物,如何適應喧囂的城市環境?再者,由於食物來源的局限,它們是否會加劇對其他動物的捕食?此外,隨著數量的增長,人貉矛盾是否會愈加突出?這些都需要城市管理者和生態專家們深入研究和預判。

總的來說,貉之於城市的到來,雖然給城市帶來了一些新的管理挑戰,但更多的是見證了城市發展的生態文明進步。作為與貉共享這片土地的人類,我們更應該學會用欣賞和包容的眼光來看待這種可愛的小生物,而不是將其視為"異類"加以驅趕。

上海不僅有貉這個"新鄰居",事實上還有不少其他野生動物也加入到這個大都市的行列。比如在浦東陸家嘴,就時有人見到麻雀在高樓林立的都市叢林中盤旋;在虹口區的綠化帶,也不時可以瞥見樹棲型的麂鹿出沒;甚至就連體型較大的清溪毒蛇,都曾在城中村現過蹤影。

這些動物之所以能與鋼筋水泥的城市融為一體,自然是因為城市發展已經由追求GDP總量增長,轉向註重環境品質和生活品質。如果一個城市汙濁不堪、生態系遭到嚴重破壞,野生動物便很難在其中求生存。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城市中動物的多少,可以視為評判這個城市環境品質的一個標準。

生態良好的城市,不僅對野生動物友好,對人類同樣也是一種饋贈。因為擁有綠色、宜居的生活環境,對於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一座沒有適當綠地的鋼鐵叢林般的城市,即使GDP再高,城市居民也難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一旦城市環境好了,空氣品質改善了,動物們也就自然而然會回歸,整個生態系得以修復,人與自然之間也就能達成和諧的伴侶關係。

因此,我們要珍視城市中的每一個綠洲,每一處天然動物棲息地。不要將其視為阻礙發展的絆腳石,更不能將其斥之城外,而要讓這些生態綠洲在城市蓬勃發展的同時,與城市良性共生。也唯有如此,城市的永續發展才有根本的保障。

回到貉與城市居民之間的那些小摩擦,歸根結底原因就在於人類我們並沒有給足貉們生存的空間和自由。我們不應將貉視為"擾民"分子加以驅除,而是要虛心接納這些天生的城市居民,尊重每一種生命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權利。當然,任何生物都不應傷及人類,如果有哪些個體真的威脅到人身安全,那就需要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但絕大部份時候,只要雙方互相尊重,就一定能夠和平共處。

人類要學會謙遜,用包容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我們不是這個地球的主宰,而是生命的同路人。當然,作為這個星球上智力最發達的物種,人類也理應為地球肩負起更多責任。就拿貉來說,它們之所以能在城市萊恩家落戶,反映出城市生態環境確實有了極大改善,但同時也警示我們,仍然要為野生動物預留出更多的活動空間。

每一片樹木、每一處綠地,對於人類和野生動物而言,都應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地。我們要學會珍惜和維護這些世外桃源,讓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兩者相輔相成,緩解人地矛盾,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只有這樣,地球村裏的每一個成員,不論人或獸,才能共享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