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杜鵑為何不願意將所有的卵放入同一個巢穴?

2023-12-10動物

杜鵑,這是大自然生存之道的生動演繹,即「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雖然僅僅八個字,卻寓意深刻。在動物世界中,競爭仿佛是理所當然之事,然而從人類的視角來看,卻充滿了血腥與殘酷!

讓我們感嘆的就是那矯揉造作的杜鵑!它作為鳥類中的另類,性格孤僻無比,即使身處在生育繁衍的關鍵時刻,仍然偏愛孑然一身,流浪於天地間。杜鵑從不修建溫暖的巢穴,也沒有耐心孵育後代。只是偶爾駐足一處,過上幾天,就再次啟程。它僅僅用自己瘦弱的身體,配以高超的飛行技巧,為自己尋找一個棲息之地。

當面臨生育的時候,杜鵑總是先找尋到其他鳥類的巢穴。然後挑選那些主人離開之際,悄無聲息地飛進別人家中,悄悄產下自己的卵。有時候,它會模仿雄鷹的英姿,展開寬闊的翅膀,將周圍較為弱小的鳥類驅走,從而為自己的幼兒爭取立足之地。甚至,有時候,杜鵑會先行產卵,接著帶著自己的卵四處尋找合適的巢穴。當找到滿意的巢穴之後,它會果斷地放置那裏。

杜鵑,這個看似慵懶無比的鳥,其實包含了太多的智慧與狡黠。它每次生育之時,常常會產下10至15顆卵,但是絕不會將所有的卵都放入同一個巢穴之中,而是將它們分散在各個位置,這樣就能混淆視聽,防止那些潛在的敵人發現它的行蹤。為了更好地模擬其他鳥類的生活習性,杜鵑甚至會挑選那些顏色與它的卵相似的鳥巢進行生產。例如,它會選擇黃鶯、畫眉等鳥類的巢穴進行繁殖。

布谷鳥,這就是對杜鵑最親近的稱呼。可是,誰能想到,這個稱呼背後隱藏著多少心酸故事?因為小杜鵑遺傳了父母的智慧與狡詐,所以很快就能從卵殼裏面爬出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新生的小杜鵑竟然學會了一項技能——將其他還未孵化的鳥卵推出巢穴,或是將那些已經孵化出的小鳥趕離巢穴,以便獨自享受「義父或母」的愛撫。

從現在起,我們終於明白,為何杜鵑不願意將所有的卵放入同一個巢穴,原來這全部都是為了防止那些率先出生的幼鳥殘殺自己的弟弟妹妹。有誰能夠比這種生存策略更加殘酷呢?杜鵑的智慧與狡黠,實在是過於精妙和冷酷!

最後,讓我帶大家了解一下杜鵑的傳說。杜鵑,也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知更鳥或者布谷鳥。據說,它起源於遙遠的戰國時期蜀國的帝王杜宇。當他成為國王以後,取名為望帝,並積極推動國家改革。眼見鱉相治理水災取得巨大成功,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杜宇決定隱退,將王位交給鱉相,自己則前往西方的西山深處。心懷感慨的望帝最終化作了一只杜鵑鳥,每日朝夕不息地發出「布谷一-布谷」清脆響亮的鳴叫聲,催促人們及早耕耘勞作,聲音悅耳動聽,被百姓尊譽為「布谷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