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恐龍是引發哺乳動物衰老的罪魁禍首

2024-01-29動物

如果你不期待變老,現在至少你有個替罪羊了:恐龍。根據一項新研究,哺乳動物在老年時會出現衰退的現象,而其他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則不會,這是我們祖先在恐龍逃避掠食動物策略的副作用。

換個角度來看,這裏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你可能聽說過格陵蘭鯊不是一時興趣,而是要活400年。盡管這些生活在寒冷深海中的生物生活緩慢,但其實還有不少像它一樣的爬行動物。比如可以見到達爾文並走進21世紀的巨龜,就是典型代表。

大多數爬行動物,更不用說兩棲動物,棲息在比巨龜棲息地更富有掠食者的領地。因此,很少有爬行動物能活得如此長壽。然而,許多爬行動物有能力比哺乳動物活得更久,這得益於相對較少的與年齡相關的衰退,並且在動物園或者其他安全的環境裏也可以老去。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喬昂·佩德羅·德馬加利亞斯教授從一個哺乳動物的角度顛覆了此前的認知。從我們哺乳動物的角度來看,老齡化是正常的,問題是一些爬行動物是如何如此成功地推遲老齡化的。許多兩棲動物能夠治愈傷害,而我們毛茸茸的同胞需要現代醫學的幫助才能治愈,這看起來無疑是神奇的。但是德馬加利亞斯思考,如果我們是異常的呢?如果早衰不是正常現象,而是種異常的哺乳動物特征,比如長毛或者哺乳產奶呢?

如果是這樣,德馬加利亞斯提出,也許這是在億萬年的求生競爭中形成的。「長壽瓶頸假說」即此派。這並不是一個推測酒如何在沒有開瓶器的情況下逃過被喝掉的神奇公式,而是指認為哺乳動物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期間演化出了活得快死得快的策略,並至今仍未完全擺脫。

德馬加利亞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雖然我們在各種不同的物種中看到長壽的動物,但有很多爬行動物和其他動物的衰老過程要慢得多,並且在一生中顯示出很少的老化跡象。一些最早期的哺乳動物被迫生活在食物鏈的底部,並且經歷了1億年的恐龍時代前進演化,以便透過快速繁殖來生存。」

換句話說,如果你要被劍龍吃掉,最好抓住第一個繁殖機會,而不是確保自己在五十歲時依然健壯和有繁殖能力。說起來,衰老可能不是我們從那個時代繼承的唯一特征。

「我們在動物界看到了一些真正引人註目的修復和再生的例子。」德馬加利亞斯說道。「這些基因資訊對早期的哺乳動物來說是不重要的,他們很幸運能夠逃過成為暴龍食物的命運。雖然我們現在有了包括人類、柯吉拉和大象在內的一大堆哺乳動物,它們體型巨大且長壽,我們和這些哺乳動物一樣,生活在中生代和侏羅紀的遺傳障礙下,衰老速度比許多爬行動物更快。」

如果德馬加利亞斯所說屬實,那麽我們所遭受的後果可能不僅僅是生殖能力下降或者衰老時跑步速度減慢。這個概念可能為解釋為什麽人類似乎比大多數其他動物更容易患癌癥提供線索。

盡管德馬加利亞斯承認許多爬行動物、魚類和鳥類也會迅速老化,但他強調許多動物不會出現老化現象,然而對於哺乳動物來說,與體型相關的快速老化是普遍現象,他反駁了關於裸鼴鼠是例外的觀點。

他以光解聚合酶DNA保護系統為例,這是一個為何袋獸在恐龍時代喪失的基因青春之泉。第一個演化出自恐龍支配後的大型哺乳動物,始祖犬形獸,生命有限的壽命讓古生物學家大惑不解。德馬加利亞斯認為,一些哺乳動物已經逐步擺脫了這個歷史的一些限制,但是沒有一個動物能徹底擺脫。

這個想法仍然只是一個假說,而不是已經確立的理論。這可能與最近的結論相矛盾,即恐龍的壽命可能比以前預期的要短,但是德馬加利亞斯認為有辦法來證實這一假說。

當這一過程發生時,我們請求您對恐龍的後代不要人為殘忍。然而,就雞的情況而言,人類似乎已經在這麽做了。

該假說的論文以開放獲取的形式發表在【生物雜誌】上。